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全國十強醫院北京占四席 17家在京醫院入選百強

2016-03-2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聯合發布首部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16)》,報告稱,在京醫院競爭力指數最高,有17家在京醫院入選2015中國醫院百強排行榜。報告坦言,北京頂級醫院多集中在老城區(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因人口稠密,發展受限。

  解放軍總醫院“最牛”

  百強醫院排行榜涵蓋全國最佳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和部隊醫院,其競爭力水平代表國家最強的醫療實力。2015年百強醫院集中了中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入圍醫院數量最多。百強醫院來自27個省市區,其中北京17家,上海12家,廣東9家。廣西、江西、云南、貴州、甘肅、山西和寧夏各1家醫院進入100強,總體來說西部地區多數省份的頂級醫院競爭力較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居百強之首。報告稱,北京集中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著名院校,醫療資源最豐富,醫院競爭力指數最高。上海擁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第二軍醫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著名院校;廣州則擁有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暨南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知名院校。

  4家在京醫院入圍十強

  2015年,全國最強的10家醫院中有4所在京醫院。10強醫院排名依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從醫院所在地的經濟人口資源來看,北京、上海和廣東是經濟強省市,四川和湖北是人口大省,經濟和人口對當地的醫療水平發展有一定影響。從醫院的直屬機構上看,10強中,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外,其余9家醫院都是高校附屬醫院。

  在京醫院單體規模偏小

  據統計,2014年北京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為9.91,位居全國第一。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3.72、執業醫師數每千人口3.74,均排名全國第一。在京醫院在核心資源方面擁有明顯優勢。

  藍皮書分析,因為人口稠密,發展受限,在京醫院單體規模偏小,實際開放床位數超過3000張的單體醫院極少,多數醫院床位在1000張至2000張之間。據國家衛計委統計,北京實際開放床位數在800張以上的醫院為31家,占北京全部醫院的5%,比例全國最低。

  北京30強醫院集中在老城區(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朝陽區),這30家醫院平均床位在1300張左右,醫院員工總數2500人,屬于人力密集型醫院,人員配備比例全國最高。專家分析,北京30強醫院床位有限,而且多是國家醫療實力的代表,因此在人員配備上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從服務量看,北京醫院的門診量大,出院量則相對小一些,原因在于北京迎接全國各地的患者就診,就診人數較多,所接收患者病情相對復雜,住院天數更長一些。

  

2015入選中國百強醫院的在京醫院(17家)
排名 醫院 級別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2 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5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9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14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2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38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43 中日友好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45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46 北京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48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52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56 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58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60 武警總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77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81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北京三甲公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