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當這兩件事在崇禮產生交集時,昔日安靜的小城開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崇禮,已經不是以前的崇禮,一個背靠京津冀五千多萬人口的滑雪圣地的雛形,已經顯現。
收入之變 滑雪季收入首超14億
伴隨著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奧會成功,崇禮美名遠揚,慕名而來的游客與日俱增,為當地帶來了無限機遇和生機。
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冰雪資源優勢,崇禮旅游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5年全區接待游客達到27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5%和39%。在冬季滑雪帶動下,各大雪場和景區逐步向開發四季綜合休閑旅游服務過渡,春夏秋季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直追冬季旅游。
2015年至2016年的滑雪季,受到冬奧會申辦成功的影響,越來越多從來沒有滑過雪的人來到崇禮;與其說他們是為了滑雪而來,不如說是為了感受這個未來奧運主辦地而來。崇禮區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毛玉君說,2015年至2016年的滑雪季,崇禮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5萬人,人均消費額達到700元,旅游業帶來的直接收入超過14個億。這與往年相比,增長率超過了30%,增長速度是往年的2倍左右。這其中,為增長做出很大貢獻的,就是那些初次到崇禮來體驗滑雪的人。
產業提升 冰雪運動帶火旅游業發展
陽春三月,“雪域之鄉”崇禮依然銀裝素裹。申奧成功后,本來就有上升勢頭的冰雪產業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小小的城區中密密麻麻匯集著數百家雪具出租、滑雪培訓、住宿、飯館等門店。
受益于京張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崇禮最近幾年冰雪產業飛速發展。以雪具店為例,去年不到一年,崇禮城區就增加了近40家。崇禮區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毛玉君介紹,目前崇禮直接或間接從事雪場服務、餐飲、雪具租售、運輸等行業的人員達到2萬人,占全區人口的六分之一。
冰雪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崇禮其他產業的發展。今年2月,崇禮提出了大力實施“旅游+”產業戰略,要把旅游作為立區產業、母體產業來培育,把旅游業放在了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旅游+”,就是在發展旅游母體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旅游相關產業,促進旅游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戰略中提到,重點發展運動休閑產業。依托奧運場館,建立以健身休閑、體育培訓、戶外運動、體育裝備制造為核心的現代體育服務業體系。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深入挖掘冰雪、長城、遼元、民俗等文化元素,開發建設具有文化特色的影視基地、主題酒店、紀念品,豐富旅游內涵。發展健康養生產業。積極引進北京優質醫療資源,發展休閑養生、醫療康復等產業,打造康復療養勝地。
人才培養 設立滑雪學校穩定人才流動
以前國內滑雪運動很小眾的時候,很多全職滑雪教練在滑雪季結束以后就開始待業或者不得不重新找工作。這樣的模式讓滑雪場也留不住人才。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萬龍滑雪場從建立之初就設立了滑雪學校,培養當地人的滑雪技術。通過多年的培訓,他們都考取了國家專業的滑雪教練資格證書,越來越多的本地人進入了滑雪教練的隊伍,也穩定了滑雪場的人才流動。目前,萬龍滑雪場內260名滑雪教練,90%以上都是本地人。因為滑雪教練相對收入較高,滑雪游客的不斷增加,滑雪教練逐漸成為了熱門職業。
萬龍滑雪場不僅重視滑雪教練的培養,也期望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們和北京的高校合作,請大學老師來到滑雪場,在非滑雪季給全體員工上課,傳授管理、服務的知識。萬龍滑雪場的工作人員還多次出訪歐洲的滑雪勝地、日韓的滑雪場,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模式。他們將滑雪用品高端品牌的新款納入到滑雪場租賃服務中。因為這有助于提升滑雪場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就業增加 滑雪給崇禮人帶來了機會
產能升級了,沒有人才也不行。冬奧不僅為崇禮帶來了市場,還有更多的人才,萬龍滑雪場的辦公室主任段建軍說,滑雪場往年招工難。本地人口相對較少,老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多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夠通過學習走出去,即使有優秀人才,也幾乎都會外流。但是申奧成功以后,崇禮本地人的自豪感被激發出來,很多家庭都號召孩子們返回家鄉。他們相信,未來崇禮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在大好河山旅行社就職的王歡是崇禮人,在她周圍,“十個出去工作的人里,現在大概有五個都回來了。”自從第一家滑雪場開業至今,不少外出打工的崇禮年輕人陸續返鄉到雪場工作。“年輕人可以做銷售、當教練,上歲數了可以做外場、保安。”王歡說,“去不了雪場還可以去酒店,原來在家沒事干的人都出門上班了。”
在這座沒有夜生活的小縣城里,雪場切實地提高了當地人的收入。“尤其是申冬奧成功之后,好一點的雪場工資能漲500多塊,差一點的也漲兩三百塊。”不過,飯店、雪具店多數都是外地人開的,崇禮人沒有啟動資金。大部分崇禮人還是在雪場打工,很多都是一線服務人員。
生態保護 藍天和白雪一樣也不能缺
生態是崇禮發展的生命線,在推進奧運新城建設中,崇禮堅持“藍天和白雪”一樣也不能缺。正是有了優良的生態環境,崇禮冰雪資源和旅游資源才得以長足發展。
去年,崇禮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327天,繼續保持全省最好水平。據了解,該區每年以10萬畝的速度推進造林綠化,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2.38%,去年成為全國首批碳匯城市。按照“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定位和舉辦冬奧會的要求,崇禮還將高標準推進生態保護與治理,今年將完成造林14.33萬畝,森林覆蓋率凈增2個百分點以上,徹底淘汰主城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到2020年,崇禮賽區周邊和道路兩側可視面將全部綠化,露天礦山企業全部關停、清潔能源全部替代、節水灌溉全部覆蓋,打造成為全國山水最美、空氣最優、生態最好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