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津冀三地人才職稱擬互認

2016-06-28  來源: 千龍網
[字體: ]

  北京市將推動京津冀人才職稱互認、醫師多點執業。同時,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自主評審,取消統一的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由用人主體根據研究領域和崗位特點確定評價依據。

  今 天(27日)上午,北京市委印發《中共北京市委關于深化首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從全面推進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 展體制機制、積極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開發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革部署。

  本 市將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意見》中明確提出, 突出用人主體的主導作用,合理下放評審權限,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自主評審,取消統一的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由用人主體根據研究領域和 崗位特點確定評價依據。探索中等職業學校、技校開設正高級職稱。

  同 時,開展新興領域職稱評審試點,根據人才需求在部分職稱系列開設正高級職稱,擴大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直通車適用范圍。進一步推進職稱評審社會 化改革,鼓勵支持更多的學會、行業協會、專業人才評價機構等社會組織承擔職稱評價的服務工作,完善“個人自主申報、社會統一評價、單位擇優聘任”的職稱評 價機制。

  《意見》中明確,本市將進一步推動人才管理部門簡政放權,消除對用人主體的過度干預,建立北京市人才管理服務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清理規范人才招聘、評價、流動等環節中的行政審批和收費事項。

  此外,制定地方性人才法規。研究制定北京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條例等法規,推動人才競業避止、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終身教育等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強化人才法規與教育、科技、文化等立法的銜接。研究制定北京市高級人才獎勵辦法。

  看點

  北京生源畢業生

  異地創業享社保補貼

  《意見》提出,本市將建立跨區域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推動京津冀在人才職稱互認、醫師多點執業、博士后聯合培養、外籍人才出入境等方面開展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協作試點。

  同時,建立京津冀干部人才掛職交流的常態化機制,健全區域內流動人才的待遇保障機制。鼓勵人才異地創新創業,對于異地創業的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此外,支持高校實行彈性學制,放寬學生的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