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新聞辦和市科委聯合舉辦《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之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突破及產業發展專項系列成果發布會。市 科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本市已開始提前啟動“5G時代”布局,作為我國IMT-2020(5G)推進組核心成員,大唐移動等北京科研單位正積極參與并主導 5G國際標準制訂。
據介紹,新建地鐵線路中,不僅將實現4G網絡信號覆蓋,還將預留5G信號空間。目前,本市公交車站及公交車、地鐵等均已實現4G網絡覆蓋。據統計,北京移動現有4G用戶已超過900萬,占手機上網客戶的60%以上。
4G雖快,但仍無法滿足虛擬現實(VR)、遠程外科手術、高速車聯網等對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等的需求。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將會給人 們帶來更多方便。市科委很早便開始布局5G技術研發,其高速率、低時延、可靠性、安全性等特點,能更好地應用于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領域。
目前,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已利用5G技術研發了一套遠程醫療概念系統。該公司副總裁孫曉南介紹,目前的遠程醫療通常只是醫生通過電視屏幕 進行指導。而5G技術遠程醫療概念系統則是在5G的網絡平臺和虛擬現實技術的配合下,醫生戴上特制的“頭盔”“眼鏡”和傳感器,無論相隔多遠都能“身臨” 手術現場,醫生本人的手術動作也可通過傳感器被現場感知并同步復制,手術現場的機械手變成“醫生手”進行手術操作。孫曉南透露,按5G技術的發展,遠程外 科手術在5到10年內就可實現。
目前,5G技術在全世界尚無明確的國際標準,各國都處在前期關鍵技術的研究階段。市科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本市將提前布局,相繼開展5G標準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建立5G實驗網、實驗平臺、測試儀表等一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