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逃離北上廣為何是個偽命題

2016-08-1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前段時間,有人策劃了一個“逃離北上廣”的活動,這個熱血的活動詞說:“我買好了30張機票在機場等你:4小時后 逃離北上廣”。沒想到的是,這場營銷劇最終刷爆了網絡。而就在8月9日,一份權威部門發布的“2016年北京高校學生就業意愿調查”結果卻顯示:今年的畢 業生去向的前三名依舊是北京、廣東、上海,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仍是首選。事實再次證明:即便擠破頭皮,北上廣仍然是人們最初的選擇。

    涌入北上廣和逃離北上廣的話題,已經熱鬧了很多年,但這個話題的熱度卻一直未減,只是每次達到的效果都不一樣——有的是借此表達對這些地區 高房價、交通擁堵的不滿;有的則想論證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呈現多元化,不再只集中在北上廣,但是,不可回避的現實是,在一片逃離的聲音中,能留在北上廣 的,還是首選北上廣。這是拋開炒作必須清醒認識的現實,否則逃離北上廣之類的說法就是沒有多大價值的情緒發泄。

    大學生為什么會選擇北上廣,并不是很多輿論分析的面子因素,而是我國基本的就業環境使然。從發達國家的就業情況分析,服務業占GDP的比重 越大,大學生就業形勢就越好,因為服務業是容納大學生最多的產業。像美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80%。而在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只 有50.5%。由于服務業比重偏低,因此大學生就業就必須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要崗位,國家鼓勵大學生到基礎行業就業、到中小型企業就業,都與此密切相 關。

    從全國范圍看,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是服務業占GDP比重最高的幾個城市。其中,北京2015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80.9%,上海服 務業占GDP的比重為67.8%,而廣州則達到70%。因此,這三地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學生首先想到北京、上海、廣州找工作也就變得十 分正常了。

    越是服務業發達的地區,市場機制就越健全,開放程度也越高,這也就給按市場競爭機制選擇工作的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職業發展空間。反之,服務 業不發達的地區,往往有很大因素是行政部門壟斷,市場競爭機制不健全,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學生很難完全憑自己的能力去平等競爭,而是需要人脈關系。

    北上廣服務業發達,市場競爭機制相對健全,這既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也提供了可平等競爭的事業發展環境,所以,大學畢業生是很 難逃離北上廣的。如果逃離北上廣到其他二、三線城市,一方面這些地方能給大學畢業生提供的有效的、匹配大學畢業生需求的崗位很有限;另一方面,這些地方的 市場競爭機制并不健全,就是找到工作,要實現職業發展,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很大。這也就是一些學生“逃離”北上廣后,又因不適應二、三線城市工作環境而重回 北上廣的重要原因。

    不排除確實有少數學生是出于面子問題在北上廣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卻“死扛”,但更多的大學生是因為北上廣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遠優于其他地區 而做出的理性選擇。要緩解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不再糾結選擇北上廣還是逃離北上廣的問題,關鍵在整體提高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建立現代服務業。

    根據十三五規劃,我國將由工業大國走向服務業大國,到2020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預計達到55%。如果在落實十三五規劃中,能大幅提高二、三線城市的服務業比重,那我國大學生的求職選擇面自然會更廣,北上廣到時將只是一個選擇項而已。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