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記者從市國稅局獲悉,近期結束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數據顯示,北京的禁限行業企業戶數占比下降明顯,高精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本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類企業戶數已經達到8.5萬家,同比增長近五成。
去年,本市所有企業中,屬于禁限行業的批發和零售業戶數占比下降2.32個百分點,增幅下降5.46個百分點;制造業、建筑業、采礦業等企業戶 數占比下降2.35個百分點,增幅下降35.4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等一般服務業戶數占比下降0.91個百分點,增幅下降82.18%。
禁限行業發展速度大幅下降的同時,新興行業增勢明顯。
2015年,屬于新興行業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增加27307戶,比上年增長47.19%,增幅提高13.72個百分點。目前,8.5萬 戶的科研和技術服務業企業在本市企業中占比達14%。同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達到近10萬家,同比增長35%,在所有企業中占比16%。
創新潮涌的中關村,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陣地。今年7月,有17年經營歷史的海龍電子城宣布停業改造,將變身為“智能硬件創業中心”。其實 早在2011年,太平洋電腦城關門后,海龍、鼎好和中關村e世界三大賣場就開始探索從電子大賣場向寫字樓轉型。2012年,創新工場、清華科技園西區已經 集體遷址鼎好大廈。
“買電腦、買手機就到中關村”已成為過去時。2014年,中關村電子批發市場(海龍大廈、科貿電子城、鼎好電子商城)1886戶企業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多達1319戶,占據69.94%的份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盡管位居第二,但戶數只占全部企業的17.76%。
隨著疏解工作的推進,2015年中關村電子批發市場新增登記注冊企業166戶,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2戶,占全部新增企業近半數,較上年度所占份額增加32%。而批發和零售業僅新增企業24戶,僅占全部新增企業的14.46%。
據了解,從北京搬離的低端市場類、關停類以及遷出類企業,如符合政策規定可享受相應稅收減免。今年4月,市國稅局與地稅局聯合印發《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的稅收支持政策(試行)》,其中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11種稅費。
例如,從北京搬離的低端市場類企業需要提前與承租商鋪解除租賃合同,同時與原市場企業職工提前解除勞動關系,需要支付的合同違約補償金、企業職 工安置費用、與企業職工解除勞動關系支付的補償金等,可以在當期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相應減少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對于關停類企業,經批準可免征房產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對于遷出類企業,原有辦公場所轉讓收入可以申請免征土地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