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28日簽署的協議,“十三五”時期,雙方將圍繞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全固態激光器等中科院50項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轉化和產業化。
根據這份計劃,北京市和中國科學院還將推動120余項重點科技成果輻射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開放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智能制造等一批公共技術平臺。
這份計劃提出:北京市和中國科學院將聚集優勢資源,以加強原始創新能 力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推動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建設;圍繞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力爭在信息科學、基礎材料、 生物醫學與人類健康等前沿領域產生20個以上全球“領跑”或“并跑”的重大原創成果。
根據中科院提供的數據,“十二五”期間,中科院下屬各單位在北京市轉移轉化的科技項目達1300多項,使地方企業新增銷售收入579.3億元,新增利稅77.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