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選建3到5個市級產業創新中心,并探索彈性出讓等供地方式,加強對高精尖產業用地保障。近日,副市長隋振江帶領第九督查組,對大興區、市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工作進行了重點督導。
今年以來,本市工業經濟總體“穩中有進”。1月到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比1月到7月提高0.7個百分點,高出年度目標0.9個百分點,連續六個月增速提升。大興、亦莊等重點區工業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增速穩步提升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從生產看,1月到8月規模以上現代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高于全市工業增速6.5個百分 點,以汽車和醫藥為代表的高端產業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從效益看,1月到7月規模以上現代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4.2%,占全市工業利潤 比重接近一半。從投資看,工業投資進一步向高精尖領域傾斜。
隋振江提出,要加快培育壯大高精尖產業,繼續推動中國航空發動機總部、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園、泰德健康產業園、中芯國際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等一批高精尖項目落地建設,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升級。聚焦石墨烯、車聯網、智能硬件等領域,選建3到5個市級產業創新中心。
產業活力要靠機制創新來激活。隋振江提出,要做強高精尖基金,推動新設立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子基金,適時啟動PE股權投資基金和項目型股權投資基 金設立工作。此外,探索彈性出讓等供地方式,建立加快存量產業用地轉型升級盤活利用的新機制,加快調整各區產業空間布局,加強對高精尖產業用地保障。
高精尖進,高耗能高污染退。隋振江說,要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持續推進產業功能疏解。要高度關注排污企業,緊緊盯住使用小煤爐、冒黑煙、無組織排放的小企業、小作坊,有效整合環保、工商、城管、規劃國土、公安等部門的執法資源,強化協同聯動和聯合執法,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