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中外合作辦學國際研討會10月20-2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首次對外發布《中外合作辦學100問》《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年度報告》《中外合作辦學大學2016年招生情況》等若干權威報告。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在研討會上表示,本次發布的報告都是這幾年中外合作辦學的經驗總結和問題梳理,全面對外發布,有利于各辦學單位分享和借鑒,也可以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凝聚發展共識。
除相關權威報告之外,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還共同發布了《中英合作辦學現狀研究》,旨在為辦學單位和學生、家長提供深入了解中英合作辦學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為中英合作辦學項目與機構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在20日舉辦的研討會上,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開發的跨境教育網(CBEN)正式上線。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該網站是一個面向公共開放的跨境教育信息服務與互動平臺,主要關注國內外跨境教育動態,分享中外合作辦學實踐,推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需求。
上世紀80年代,南京大學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創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開創了國內中外合作辦學的先河。截至目前,我國與世界各國已舉辦各級各類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469個,其中本科及以上層次1212個, 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總數約5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