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大氣污染防治等背景下,唯有加快能源變革才能解決問題,而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將成為能源變革的必由之路。”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4日在“2016年全國用電與節電技術研討會”上表示。
“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大力推進電能替代,其結果必然是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電力消費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不斷上升。”張運洲表示,隨著節能減排的深入推進,我國非化石能源的消費規模和占比逐年提升,從1978年的4%增至2015年的12%,增長了20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也在逐年提升,2014年,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為20.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7個百分點,但與發達國家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比美國和法國分別低1.1、2.9個百分點。
張運洲認為,未來15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能源電力轉型的關鍵階段。
據介紹,國家電網公司在2013年就提出了“清潔替代、電能替代”的“兩個替代”發展戰略,即在能源開發方面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方面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的電能替代戰略。
“電能占終端能源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可以減少單位GDP能耗4個百分點。電能還具有安全、便捷等優勢,同時有利于構建層次更高、范圍更廣的新型電力消費市場,提升我國電氣化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徐阿元表示。
在研討會,與會專家都認為,電能替代目前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我國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環境質量、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抓手,應引導全社會改變固有用能習慣,讓企業更積極用電鍋爐、電窯爐代替燃煤工業鍋爐,燃煤、燃氣工業窯爐;讓居民用電炊具替代燃煤爐灶,出行更愿意使用電動汽車而不是燃油汽車;讓靠岸船只關閉柴油發電機而改用岸電……
徐阿元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力爭“十三五”期間完成電能替代電量5000億千瓦時目標任務,優化社會用能結構,提高社會能效水平,助力國家大氣污染治理,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和能源供給側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據了解,“2016年全國用電與節電技術研討會”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用電與節電專委會主辦,會議主題為“電能替代與能源消費革命”,主要研討交流能源革命路徑選擇,分析電能替代政策與措施,分享電采暖、電鍋爐、電儲能、電動車汽車等電能替代關鍵技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