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日從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悉,10日成功發射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上搭載了一顆名為“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的小衛星,這是我國首顆發射的由中學生參與研制的衛星。
這顆小衛星長10厘米、寬10厘米、高20厘米,重1.87公斤,可以進行無線電信標發射及語音信號傳遞。這顆衛星在軌運行時間大約10天,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印度之后第6個發射由青少年參與研制衛星并順利升空的國家。
“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項目依托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開展。2011年3月,為紀念我國航空事業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00周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協和豐臺區政府共同創建了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在廣大中學生群體中普及航天科學技術,培養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的意識與能力。
2012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余夢倫等專家的帶領下,北京十二中錢學森航天實驗班的學生完成了首顆初樣星研制。在此基礎上,北京十二中、北京十八中、北京市航天中學等學校的中學生系統學習了衛星結構、星箭分離、衛星電源技術等知識,在專家的帶領下參與小衛星研制、星箭匹配、衛星測試等工作。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2017年下半年,錢學森青少年航天科學院研制的另一顆小衛星也將發射。這顆小衛星將“升級換代”,在軌時間可以達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