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地鐵環球主題公園站開建

2017-01-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環球主題公園地鐵站概念圖。

   “夢開始的地方”——環球主題公園地鐵站日前已開工,這是昨天記者從環球主題公園地鐵站項目部了解到的。作為八通線南延和7號線東延兩條地鐵線的“雙終 點”,環球主題公園地鐵站在設計風格上與公園融為一體,頗具夢幻效果。此外,車站采用雙島四線模式,400多個閘機的設計,可應對每小時4萬人的瞬時大客 流。

  根據工期,地鐵站將于明年4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并將在2019年9月與兩條地鐵線一起通車試運行,并直接服務于2020年建成的環球主題公園。

  2019年9月建成試運行

  北 京環球主題公園位于東六環與京哈高速的交叉口附近,建成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環球主題公園。地鐵環球主題公園站是公園立體交通樞紐的配套項目,主要定位就是 直接服務于2020年建成的環球主題公園。建成后,不僅能提高環球主題公園的交通保障能力,還可以加強金融街、CBD等重要功能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快速 軌道交通接駁能力。

  地 鐵站是7號線東延和八通線南延兩條地鐵線的終點,大體位于主題公園的東南角,長約770米。據項目經理劉家平介紹,車站采用雙島四線模式設計,即北側為7 號線東延站臺,南側為八通線南延站臺,每個站臺約16米寬。車站南北兩側設置下沉廣場,南北廣場由一座行人過街天橋相連。

  該站是八通線南延工程的首個開工點。目前,施工現場正在進行圍護樁澆筑。按照工期安排,車站結構將于明年4月完成,并將在2019年9月與7號線東延和八通線南延一起通車試運行。

  可應對每小時4萬人客流

  環 球主題公園地鐵站項目負責人崇志國介紹,地鐵站“夢開始的地方”的設計方案,由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法國AREP和北京弘都院組成的聯合體提供。方 案采用地景式建筑理念,把地鐵建筑完全融入環境當中,為游客營造與主題公園一致的體驗感。站廳與室外處于同一平面,游客走出站廳,就能來到南北兩側的公園 下沉廣場,平層進出,無感過渡。

  根據預測,主題公園未來每年接待游客量預計超過3000萬。由于客流量大,只有引入兩條地鐵線,才能解決客流進出問題,最終才有了八通線南延和7號線東延兩條線終點站在主題公園交會的規劃。據了解,將地鐵車站設置在國際化特大型主題公園內,尚屬于首例。

  地 鐵站實行4個進站面分散客流,共布置400多個閘機入口,再結合兩條地鐵線提供的運力,就可應對每小時4萬人的瞬時大客流,是普通地鐵站的3倍。“以目前 本市地鐵站瞬時客流最大的天通苑北站為例,大約為1.5萬人,這座車站大概是它的2.5倍,能承受瞬時大客流的沖擊。”崇志國說。

  首用BIM技術 施工可視化

  與以往不同,地鐵站從勘察到設計,再到施工,全程采用全新的BIM(三維信息化模型)技術。中鐵二局北京地鐵7號線東延總工程師周程舉例解釋,就像故宮建設要先搭建實體模型,做套樣,現在通過在虛擬立體空間里搭建出模型,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實現“所見即所得”。

  “在施工中最大的特點是可視化,建筑物的大小、高度、擺放位置,高了矮了,發現碰撞的地方,都可以通過瀏覽模型,直觀地展示出來。”他說。此外,通過進行實時漫游,使管線之間復雜的空間關系變得更加直觀,做到對多專業管線之間的位置關系一目了然。

  運用BIM技術,就能在前期搭建模型過程中,把可能遇到的問題基本解決,減少變更 和后期返工,準確實現設計意圖、提高效率和質量。此次在環球主題公園站建設過程中采用BIM技術,開創了國內軌道交通領域采用這一技術的先河,也為北京地 鐵全線推行BIM技術提供實踐依據。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