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走在自己修的鐵路上:建設者想坐京張高鐵頭班車

2017-02-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體: ]

 

    從五道口地鐵站出發,沿著原來老京張鐵路的走向一路往北到下一個道口,就是中鐵十四局京張鐵路一標段項目部,灰色的大門貼著紅色的春聯。這 里是京張鐵路清華園盾構隧道施工工地,剛剛吃過早飯的工班長李俊來到工地,給十幾個工人分配好一天的任務。預計到2019年,京張高鐵將建成通車,屆時北 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旅行時間將縮短至一小時左右。李俊有個愿望,等高鐵開通了,要坐上第一班車,走在自己修的鐵路上,去看看他從未去過的張家口。

    雖然是春節假期,公交車、小汽車、自行車和行人來來往往,雙清路道口附近依舊車水馬龍,只不過,這里再也沒有穿行的火車,道桿也不再頻頻攔 路。原本的道口已經拆除,清華園隧道的工地就在原有道口工作人員值班室的位置。現在工地看起來并沒有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大都還是前期的準備工作,到 2月10日左右清華園隧道將正式開建,到2018年年底建成完工。

    項目總工程師陳爽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清華園隧道地質主要為全斷面卵石地層、卵石和粉土復合地層,這種地層對盾構刀具的磨損非常嚴重,盾構 隧道還穿越周邊多座敏感建筑物,施工難度很大,且長距離并行地鐵13號線及相關車站施工,對沉降控制要求高。因為施工戰線長、工期緊張,為保障工程施工高 質量、按工期順利進行,中鐵十四局京張鐵路一標段項目部200多名工程建設者春節期間依然堅持在崗工作,“90后”工人李俊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6歲的李俊來自四川廣安,工作已經三年的他還是第一次沒能回家過年,年三十在工地跟同事包餃子,晚上跟父母微信視頻聊天,新婚的妻子 來了一次“逆遷徙”,年前就來到了工地陪著李俊,年初一工地放假一天,李俊和妻子在王府井逛了逛,就算是把年過完了。年初五的北京早上很是清冷,李俊把羽 絨服穿在工服里面,戴著安全帽在工地走動,剛剛升任工班長的他負責協調十幾名工人之間的工作分配,旁邊的機器正在打基坑圍護樁,李俊在轟鳴聲中扯著嗓子跟 工人交談。

    京張高鐵是北京冬奧會交通配套工程,東起北京北站,西迄張家口市,橫跨京西北地區和冀西北地區,正線全長174公里,共設10座車站。為徹底避免鐵路穿行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減少對周邊居民噪聲影響,新建京張高鐵采用深挖隧道的方式從地下穿行。

    百年前,老京張鐵路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詹天佑曾評價當時的鐵路工人為“非有體力魄力,心靈手敏之人,莫克 竣工”。百年后的今天,新京張鐵路開建,李俊希望能乘坐自己修建的高鐵去張家口滑雪,但他說當下的任務,還是要踏踏實實干活,讓一鍬一鏟都對得起前輩們。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