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通”平臺亮相科博會“智慧北京展”

2017-06-11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2017年6月8日-10日,“北京通”平臺正式亮相第二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北京通”是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導并制定相關 標準,按照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2016年)》相關要求打造的智慧北京升級版產品,是智慧北京的統一入 口。該平臺由北京思源政務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是北京實現“一號一窗一網”、優化政務服務、打造信息惠民戰略的重大突破。

  一卡多功能

  據了解,北京市已向市民發放27類各種功能卡,人均擁有5張不同功能的卡。隨著北京通標準出臺,實現實體卡與虛擬卡的功能整合,一個號碼、一套規范將成為未來北京市政府服務百姓的大方向。

  北京市已先后針對殘疾人、民政服務對象和常住人口,發放了北京通-殘疾人一卡通、北京通-民政一卡通和北京通-居住證。同時,除了市級按人群統發的北京通多功能卡外,還將按區、按園區,逐步發放包含居民健康、公交、金融和自主應用的北京通多功能預制卡。

  目前,該政策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進行試點,隨著智慧園區的逐步建立完善,北京通將以居民健康卡、居住證為基礎,增加金融、交通、自主應用等多功能,真正將“一卡多功能”帶進百姓生活。

  匯聚百姓服務

  基于“實名認證、電子卡證,聚合支付和簽章”四個核心功能,北京通旨在成為移動政務服務門戶。通過實名認證體系接入各委辦局服務,把原來鏈接式的服務真正變為一站式服務。

  北京通基于身份證號碼建立全市統一的實名認證用戶體系,通過公安、運營商、銀行等多渠道鑒證身份,成為打通政府、企業和個人服務的新型智能生態體系產品。

  北京還將加大內部整合力度,在打通各委辦局服務的同時,結合北京通“卡”的功能,將無卡公交、無卡就醫等高頻民生服務逐步接入到北京通來推廣使用。

  首先,北京通將打通以前“北京服務您”平臺的70多項服務,實現少填少報;其次,以虛擬卡應用切入,逐步融合現有社保、交通、公安、醫療、教育等行業卡應用,實現一個APP即可滿足百姓吃穿住行的需求。同時,還將與支付寶、微信等主流平臺開放,真正做到服務惠民利民。

  數據便民,安全高效

  據了解,北京通將為百姓開放數據(證照)的查詢、推送、糾錯和使用等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通調取的只是與用戶相關的數據目錄,而用戶的數據 信息均沉淀在政府的政務云上,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任何人無法使用,保證了百姓個人信息的絕對安全。在獲得用戶授權的情況下,還可實現向第三方開放數 據結果。未來的“北京通”平臺,將集合更多政府和社會資源,形成結果數據的匯聚,利用北京通號去隱私的特性,開放供趨勢分析,支撐決策。

  拉近距離,讓百姓成為城市的主人

  北京通將構建“市民網格”,通過城市積分的形式,讓百姓真正成為城市的主人。

  網格化管理從北京東城區走向全國,網格員成為化解矛盾、服務社區的代名詞。北京通的上線,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重構“市民網格”,將百姓與政府職 能部門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首先通過人工方式反饋信息,下一步與12345熱線等系統對接,最終通過北京通實現與政府進行直接信息反饋。

  目前,北京通已開通了“政府通訊錄”、“咨詢投訴”的功能。在北京通實名認證體系下,百姓可隨時隨地與政府相關部門聯系,把自己的意見、建議反饋上來,真正拉近百姓與政府間的距離。

  北京通將逐步打通百姓直接反饋渠道,形成閉環,根據貢獻度形成城市積分,真正實現人民的城市人民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