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連續九年位居全國最大消費城市

2017-08-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結構不斷轉型,消費品質不斷提高,回顧北京5年消費發展史,2012年,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702.8億 元,2016年社零額一舉突破一萬億元,達到11005.1億元,規模增長近50%,年均增速達9.3%。北京已連續九年位居全國最大的城市消費市場地 位。

  消費渠道更豐富

  網上零售額增長近4倍

  最近,市民崔女士剛剛搬入新家,她發現,搬家的整個過程都已離不開互聯網。“在互聯網搬家APP上下單,立馬就有人接單。”同時,崔女士也不必再特意騰出時間到實體店選購家居用品。互聯網已經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市民的消費渠道日益豐富。來自市商務委的數據顯示,2012年,北京實現網上零售額596.8億元,到2016年,已經達到2049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

  在政策的引導下,市民的消費觀念較以往也發生了改變。2015年,北京啟動實施為期三年的節能減排政策,對線上線下購買節能減排商品的消費者給 予最高800元的補貼,引導綠色消費理念。調查顯示,2016年,超七成消費者購買過節能減排商品。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生存型消費,正在向滿足更高品質需 求的發展型消費轉變。

  開店更便捷

  新增便民商業網點3140個

  在位于呼家樓的民生大廈一層,羅森便利店成為了附近上班族經常光顧的地方。便利店雖然面積不大,但“五臟俱全”,除了各種零食飲料和小商品,店里還有一塊區域專門售賣熱餐和關東煮。這樣搭載簡餐的便利店在北京已經遍地開花。

  “過去便利店搭載熱餐需要多個部門層層審批,北京通過不斷放寬審批條件,簡化審批流程,讓便利店擁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羅森(北京)有限公司公關部高級經理周國宇告訴記者。

  “以前從申請環保部門審批到辦完營業執照,需要四五個月,現在最多兩個月就能開新店。”周國宇說,自2016年11月3日起,外商投資企業在京設立零售店鋪無需到商務部門申請批復,只要符合工商部門的規定就能注冊營業執照。

  為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2015年北京正式出臺《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新建和規范提升蔬菜零 售、便利店、早餐等8項基本便民商業網點3140個,基本便民商業網點在城市社區覆蓋率達到86.8%,城六區城市社區覆蓋率達到100%,消費便利度明 顯提高。

  服務更綜合

  便民服務綜合體建成40家

  在東城區東花市北里社區,陪伴附近居民20多年的東花市北里菜市場已經煥然一新。經過市場疏解和升級改造,如今的地下空間搖身變為社區商業便民 服務綜合體。不僅銷售各類生鮮產品、熟食,還引入了便利店、花店和社區服務站,提供針頭線腦、文具、燈泡等小商品,從前市場中的修鞋、裁縫、鐘表修理等特 色老商戶也被保留了下來。

  隨著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許多體量較大的社區騰退空間都紛紛轉型便民服務綜合體。市商務委主任閆立剛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的社區商業業態,便民服務 綜合體通過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商品和一站式生活服務,提高了社區商業的便利度和集約化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40家便民服務綜合體,市商務委將繼續引導生活 性服務業品牌連鎖企業進社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