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理工成立“空間載荷技術研究院”

2017-09-13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北京理工大學“空間載荷技術研究院”10日舉行揭牌儀式。據悉,研究院將通過創新機制,匯聚高端人才,以期建成有國際影響、亞洲一流的研究平臺,為我國空間載荷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貢獻。

    空間載荷是指航天系統中能直接實現某種特定任務的儀器、設備、人員、試驗生物及試件等,是航天器在軌發揮最終航天使命的最重要的一個分系統,決定著飛行器規模、軌道需求、所形成的能力,是空間科技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

    據悉,北理工空間載荷研究院成立后將統籌科研力量,加強空間載荷技術的理論基礎和關鍵技術攻關,聚焦研發具有北理特色的載荷及應用,促進該校空間載荷資源的整合與共同發展。同時,通過加強與國內外空間科學技術各領域的合作,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北理工圍繞國家航天科技發展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展高水平學術研究。學校承擔航天科 技領域的大量研究任務,研制了多種空間有效載荷并已在軌運行。然而,當前我國航天科技發展對空間載荷技術提出了許多新要求。空間載荷在整個航天器研制中所 占份量越來越大,甚至起到某些主導作用。為此,學校決定成立跨學科的空間載荷技術研究院,希望能促進相關學科的資源整合與共同發展,協調空間載荷技術人才 的培養工作,強化空間載荷技術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產品研制。

    當天下午,北理工信息與電子學院教授安建平與生命學院鄧玉林教授還分別做了“空間信息有效載荷技術發展與展望”與“空間生命有效載荷技術發 展與展望”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一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等眾多專家出席了揭牌儀式。

    此外,學校還在會場外設置了空間載荷研究特色成果展,一批空間載荷成果模型和實物展示引人注目,其中包括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對接、北斗衛星、神舟八號、天舟一號與中國空間站等實物模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