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中醫藥迎來“大數據+人工智能”跨越式發展

2017-10-16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脈診儀”把脈、“面相儀”望診……一些智能診療產品已經開始在中醫診療機構投入使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衍生的云計算乃至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品與中醫藥結合,中醫藥現代化正在加速實現跨越式發展。

    14日,“梅奧廣安中西醫結合學術講堂”暨第二屆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計算機醫學年會在京召開。會議以“智能醫療的未來:云醫學·大數據”和“中西醫結合心肺康復”為主題,開展中西醫學大數據科技成果國際交流,推動中醫藥大數據研究和人工智能設備的臨床合理應用。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計算醫學會會長李光熙表示,中醫藥數據量巨大,僅廣安門醫院1天的門診量就超過1萬人次。“如果將這些患者的診療過程全部數據化,每人次就診產生的醫學數據以10M計,那么每年產生的數據量將高達70TB,如果把全國中醫院的臨床數據都匯聚起來,其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中醫臨床實踐標準化、數字化為中醫藥大數據奠定堅實基礎。我國中醫藥領域已制定了中醫基礎理論術語、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等20多項國家標準,以及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等209項行業標準。

    美國梅奧醫學中心呼吸重癥監護研究室主任蓋吉克介紹,在梅奧醫學中心的危重癥模型研發項目中,已經開始引入中醫陰陽五行理論體系與西方醫學的密集數據進行融合,形成創新的數學模型提供實時決策支持,輔助醫生預測和判斷病情,幫助患者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進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可解決中醫藥發展的傳承痛點。負責美國梅奧醫學中心ICU醫學大數據人工智能開發項目的李智遠博士提出,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知名老中醫的診療思想、辨證邏輯和處方經驗進行整合,形成在線的輔助學習和輔助診療系統,使更多普通醫師能夠進一步融入名老中醫的思維過程,幫助普通醫生提升診療能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