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人工智能搶占全球前沿技術制高點

日期:2017-10-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

“我們是一支研發機器人深度神經芯片的科技團隊,在中關村的政策扶持下獲得了投資。”地平線機器人CEO余凱說,地平線現在做的事情與美國同行相比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余凱曾在美國微軟、德國西門子工作,是前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國際知名機器學習專家,在百度領導了語音識別、百度大腦、百度無人駕駛等項目。2015年,他從百度離職,在中關村創立了地平線機器人公司。

  “地平線機器人就是想做智能硬件時代的平臺性系統。”余凱曾介紹說,這個操作系統是一個軟件平臺,可以做到感知環境、人機交互、決策控制三件事情。

  地平線研發了一套基于機器人神經網絡的操作系統,正在研發分別面向自動駕駛的“雨果”平臺和智能家居的“安徒生”平臺,并已經在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中逐步落地。“未來人與機器會同時變得強大。”余凱頗為自信地說。

 

  在中關村,像地平線機器人這樣的研發團隊還有許多。正是中關村瞄準前沿科技超前布局,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搶占了科技創新制高點,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成功蛻變。

  中關村新的前沿技術不斷涌現,以“雙創”為引擎助力經濟發展,加速壯大新動能。余凱說了一句中關村人常說的話:“科技創新之風讓中國智造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可能”。

  近年來,中關村涌現了百度無人駕駛汽車、中芯國際28納米集成電路成套制造工藝、航材院石墨烯制備與應用、百濟神州靶向+免疫生物技術等一批國際前沿創新成果,這些成果讓中關村的知名度在全球大大升高。

  有數據顯示,中關村有超過六成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集中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信息領域。深耕于人工智能各個細分領域,在計算機視覺、機器深度學習、自然語義分析、智能電動車、智能機器人等領域,一批中關村企業率先出現了很多新技術、新成果。

  中關村的科技創新成果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近年來,中關村率先開展科技成果“三權”、鼓勵創新創業稅收、股權激勵、科研經費管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等重大試點,十余項先行先試政策被推廣至全國,或其他示范區。

  為了吸引高端人才聚集,中關村推出的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落地,實施了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20項政策,啟動中關村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積分評估工作。目前,中關村聚集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188名,占全國近兩成;自2016年以來通過“綠卡直通車”,為280余名外籍人才辦理了在華永久居留證。

  中關村鼓勵科技創新創業,形成了以海外創業者、“90后”創業者、連續創業者、領軍企業骨干創業者為代表的四支創業大軍。2016年新創辦科技型企業2.5萬家;今年1至7月,新設立科技型企業1.5萬余家,同比增長58.9%,占全市新設立科技型企業總量的35.1%。

  中關村先后出臺支持創新型產業發展的相關舉措,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信息安全和高端芯片、未來網絡等方面,已經遙遙領先國內水平,智能機器人產業、集成電路設計、虛擬現實產業創新發展更是聞名中外。

  中關村已成為中國搶占全球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要力量。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一大批核心科研成果誕生和轉化,人工智能領域的加速發展,中關村正帶動一場新的技術變革。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