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輛18米長的純電動公交車在北京公交1路上正式投入運營,承接老山公交場站至四惠樞紐站的接駁任務,這也是1路公交首次采用純電動BRT(快速公交)車型。一些知道消息的市民特意趕到公交1路的始發站,在第一時間乘車全程體驗嶄新的“大1路”。
昨天上午,首批10輛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的純電動公交車投入1路運營,為長安街再添一道亮麗風景。除了安靜無噪音,身長18米的新車還首次配置了PM2.5自動過濾凈化系統和360度主動安全預警系統,讓乘客公交出行更加安全、舒適。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了解到,11月底前,1路90輛公交車將全部更換為這款純電動通道車。
“海豚”流線造型減小風阻
1路公交線路開通于1950年,隨著北京城市發展變遷,線路走向幾經變化,并于1961年正式調整至長安街上運營,成為長安街上的公交主干線,被北京市民親切地稱為“大1路”,工作日日均客流達7萬人次。
北京公交集團資產公司副經理袁孝春介紹,1路自開通以來,曾先后使用白色斯太爾、京華CNG單機車、黃海鉸接式客車、福田LNG通道車等重點車型。“與原有車型相比,此次更換的純電動通道車具有清潔環保、安全性能強和人性化水平高等優勢。”袁孝春介紹,這也是北京首批投入普通公交線路運營的18米純電動通道車。
昨天8時45分,一輛主色調為大紅色、間雜白色條紋的1路公交車從老山公交場站發車,駛向終點站四惠公交樞紐,行程27.1公里。從外觀上看,換了新衣的1路不再“方頭方腦”,而是采用了仿生海豚造型,通過大流線設計減小風阻。同時,整車采用輕量化設計,控制系統高度集成,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節能降耗。
登上升級后的“大1路”,最直觀的體驗是更寬敞了,新車采用了大容量、寬通道的結構設計,載客量可達130人。此外,車廂地板與站臺齊平,乘客上下車無需跨臺階。最神奇的是,新車還配置了電控空氣懸架系統,具有整車側傾功能,可以配合低地板、反轉輪椅導板功能,幫助行動不便的乘客上下車。
首配PM2.5過濾凈化系統
駕駛新的純電動1路車,讓司機尚楓感到很興奮,“運行平穩,沒噪音,真舒心!”尚楓主動介紹起操作臺,他指著一個黑色按鈕說:“按一下就能自動進行氣罐排污,再也不用拿鐵鉤子去車底下疏通了。”他介紹,車輛還配備了冷暖空調、電子屏顯示線路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1路”此次更換的新能源車型在全市公交線路中首次配置了PM2.5自動過濾凈化系統,可顯著提升車廂內空氣質量。尚楓讓記者抬頭看向車頂,車輛前后部兩處通風頂窗上均標著“PM2.5過濾新風系統”,過濾裝置就安裝在頂窗內部。
繼345快、919快等線路之后,新更換的1路車也安裝了被喻為“神盾”的主動安全預警系統,包括安裝在擋風玻璃前的智能攝影攝像頭、固定在中控臺上方的圓形監測警示儀表盤等,一旦發生車道偏離或小于安全距離等設定情形,系統將向司機發出警報聲音,并實時將駕駛數據回傳至后臺系統。
兩年內新能源車將達八成
記者從公交集團了解到,1路新車配置了高安全、高穩定的鈦酸鋰快充動力電池組,15分鐘即可完成整車充電,最大續航里程可達130公里。按照單程27公里計算,充一次電就能輕松跑完兩個來回。1路車輛置換后,采取停站時間補電的充電方式,運營時間不變,仍然延續原走行時間,計劃發車車次不變。
隨著車輛及配套設施逐步到位,11月底前,1路90輛公交車將全部更換為18米純電動通道車。
“十三五”期間,公交集團計劃更新采購純電動公交車10031輛。到2017年末,將更新完成4536輛,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將達到65%。兩年內,公交集團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將提升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