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加速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記者昨日從通州區獲悉,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新建133所中小學、幼兒園,屆時,區域教育承載能力將翻一倍。2018年,確保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改建工程完工、人大附中通州學校開建,并加快黃城根小學、育民小學落戶。
目前,通州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0所,其中幼兒園126所、小學83所、中學38所、職業高中2所、特教學校1所,在校學生11.8萬。
今年10月,通州區確立為北京市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31所中小學得到市級名校“一對一”結對幫扶,一校一策,共享優質資源,提升辦學質量。
2018年,通州區將推動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改建工程完工,人大附中通州學校開建,并加快黃城根小學、育民小學落戶。
通州區教委副主任王秀東介紹,在市教委統籌下,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共規劃教育用地386公頃,規劃新建學校、園所133所,包括幼兒園69所、小學35所、中學29所。力爭實現規劃一所、建設一所、達標一所、辦好一所的目標。全部建成后,通州區的教育承載能力將擴大一倍。
這些學校將重點保障三個區域,分別是:行政辦公區,人口聚集程度高、入學矛盾尖銳的建成區,以及原屬鄉鎮地區、對標副中心需要加強的教育發展薄弱區域。
如梨園地區,擬規劃新建中學5所、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6所、幼兒園14所;物資學院周邊地區擬規劃新建中學1所、一貫制學校1所、幼兒園3所。行政辦公區及周邊區域將全面對接優質教育資源,規劃中學3所、小學5所、幼兒園12所,預計可服務人口10萬人。
據介紹,目前行政辦公區重點推進2所中學、3所小學、6所幼兒園建設,中學由人大附中通州校區、人大附中通州學校承辦,小學由北師大未來實驗小學、黃城根小學、育民小學承辦,幼兒園由東城區、西城區對接優質資源。
在師資隊伍方面,通州區將提高準入門檻,擴大選聘視野。相關負責人介紹,通州區將在全國范圍內選聘優秀教師和管理人才,未來5年,每年將引進100名優秀教師、10名優秀校長。
此外,通州區還將在2018年開啟與清華大學的全面合作,促進五道口金融學院、中意設計創新“鏡像基地”等項目加快落地;引進歐洲設計學院、做好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建設服務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