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世園會三大主要場館本月封頂

2017-12-16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世園會園區中國館建設進展實景。

  冬日寒風凜冽,長城腳下、媯水河畔,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工地上,塔吊旋轉、機器轟鳴,25個建設單位、4000余人的建設隊伍正在緊鑼密鼓地加緊施工。自今年2月啟動全面建設以來,園區重點工程天田山填筑、媯汭湖湖底防滲、邊坡砌筑已全部完成。本月底前,園區三大主要建筑場館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主體結構將實現封頂。明年將逐步啟動中國館、國際館等室外展園建設。2018年年底,園區將完工并進行展陳布置。

  北京世園會將于2019年4月29日到2019年10月7日在延慶區舉行,建設內容為基礎設施、公共景觀、場館、園藝小鎮、產業帶、世園村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

  沿規劃中的世園會山水園藝軸一路向北,左右兩側可看到三座正在建設的大型場館,它們就是園區三大主要場館——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三大場館均采用半地下式設計,掩映于山水田園中,棋布園區。其中,中國館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國際館2.2萬平方米,生活體驗館2.1萬平方米。記者在中國館建設現場看到,半環形的場館輪廓已經初具,從俯瞰效果圖上看,中國館猶如一柄溫潤的玉如意舒展于青山綠水之間,屋頂兩端微微翹起,猶如鳥兒展翅一樣輕盈。

  “整個中國館呈半環形,它以圓滿溫潤的輪廓融入場地,環山抱水,是整個園區景觀脈絡的延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館主設計師崔愷說,中國館融于一片梯田之中,梯田上的金色華蓋籠罩著錦繡繁花,如一座溫室棚簇擁懷抱著場館。“本月底前,三大場館將陸續封頂,為后續場館布置提供條件。”世園局工程部部長史文軍說。

  中國館周邊,核心景觀區同樣初具規模。這里以媯汭湖為中心,周圍環繞天田山、中國館、國際館和演藝中心。媯汭湖利用廢棄魚塘改造而成,運用中國傳統疊山理水手法,拓展現有魚塘,營造湖面景觀。期間產生的土方,就近堆筑山體,建成天田山。

  天田山工程占地14.2萬平方米,堆筑高度25米,堆筑土方累計113萬立方米。天田山將建設“五谷豐登、山花爛漫”的梯田式花田景觀,傳承與展現農耕文明的生態智慧。山頂正在進行永寧閣建設,作為全園的制高點和標志性建筑,起到視線焦點、統領全園的作用。登閣可南眺長城,北望海坨,俯視媯水河和整個園區。“永寧高閣攬勝景、天田媯汭蝶飛舞,核心景觀區將呈現出一幅立體山水畫卷。”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說。

  目前,除三大主要建筑場館陸續封頂外,園區基礎設施隱蔽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國際、國內展園全部平整完畢,已具備進場施工條件,各省區市方案評審通過后可隨時進場施工。明年,將逐步啟動室外展園建設,完成世園酒店及配套設施主體工程建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