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葉德嫻、劉德華(從左至右)
舞臺一側的桌子上,擺著三尊金馬獎杯和一尊威尼斯影后獎杯,這是電影《桃姐》在過去一年內獲得的國內外主要大獎。昨天(5日),在影片首映式上,已經65歲的導演許鞍華感慨,拍過這部有關老人晚年生活題材的電影,以后自己也不恐懼晚年了。《桃姐》最終選在3月8日婦女節上映,她呵呵一樂,“希望票房過億。”
雖然連獲國內外重要大獎,但《桃姐》起初并不為人看好。許鞍華長期拍攝反映香港現實生活的文藝片,素來為電影界所敬重,卻并沒有多高票房號召力,曾經連續7年找不到投資。但這次她遇到了一個好老板,那就是演藝界有口皆碑的劉德華。“他的公司經常投資非主流電影,我的這個電影跟他以往投資的有點相似,就直接找他的公司。”許鞍華說,劉德華還沒看過劇本就決定投拍了。
其實,早在20多年前,許鞍華和劉德華就合作拍過電影《投奔怒海》,但之后多年未再合作。此次作為影片投資人的劉德華,因為敬重許鞍華這么多年來的堅持,還親自出演片中的男主角。他說:“拍這部戲,戲里戲外都有著一家人的感覺,這令我很放松。這個故事我們都很喜歡,我覺得影片晚來了10年。”
電影講的是香港一對主傭情同母子的故事,劉德華出演少爺,葉德嫻出演傭人桃姐。葉德嫻把晚年住在老人院的桃姐,演繹得貼切自然,也奪得國內外多個影后大獎。許鞍華很感慨,《桃姐》的籌備期足足有一年,打磨劇本又一年,這才有了現在的樣子。葉德嫻為了演好桃姐的角色,兩個月沒有染發,保留著花白的頭發。拍完后她又跟隨團隊馬不停蹄地宣傳,前后差不多三年時間都投入其中,辛苦程度絲毫不比許鞍華小。
由于劇情的需要,劇組大量戲份在老人院里拍攝。拍過這場電影,許鞍華笑著說,自己很有心得。許鞍華一直未婚,至今仍和母親住在一起,坦言過去很怕自己將來會進老人院。“以前覺得老人院的生活很悲慘,要過集體生活。但現在覺得其實不是那樣,主要是自己的感受,老人只要接受衰老的事實,不去管別人的看法,也沒有什么。”許鞍華說至此處頗為動情。
過去的許鞍華也曾十分執拗,用劉德華的話說,“拍戲時別人說什么,她都聽不進去。”現在,要是劇組有人提建議,她都能接受,變得很開朗。“以前有人覺得你是女導演,覺得你情感豐富,但缺乏導演能力。”許鞍華坦率地說,現在感到只要彼此平等對待就好。即使是對投資人劉德華的支持,她也直言,“你可以照顧我,但不要可憐我!”
“我已經老了!我的理想是早晨拍戲,晚上回家。”許鞍華說到未來的生活時,爽朗地大笑,“實在體力不行了,拍不動了,回去找一份教職教書,以后教不動了,就去老人院。”她表示自己不會再在乎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