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美術館整理館藏作品意外發現這幅民國初年畫作
畫作中,一妙齡女子半裸上身,雙目微閉,斜倚在套有松軟織物的椅背上,一頭烏黑長發蓬松地散落一側。畫面恬靜得讓人不忍驚醒睡夢中的人物。不過,微微翹起的畫布一角、畫布中清晰可見的數條或長或短褶皺和局部顏料脫落,又提醒人們這是一幅頗有些年頭的老舊畫。
昨天(28日),當這幅名為《半裸女像》的油畫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室一亮相,便立即引起在場專家的強烈興趣——要知道,這幅油畫出自著名大師李叔同的筆下,而且已初步推定為大師存世三幅油畫中唯一的人體油畫作品。更為傳奇的是,這幅油畫已從人們的視野中神秘消失了近一個世紀之久,而這其中的謎團還有待人們進一步考證。
大師名作意外現身庫房
李叔同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美術教育家,由他創作的裸體人物油畫自然具有特殊的意義。
此次被發現的這幅《半裸女像》,畫幅為寬116.5厘米、高91厘米,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幅大作品。據央美美術館館長王璜生介紹,這幅畫作早在1920年便曾公開亮相。當時,李叔同的得意弟子吳夢非創辦的《美育》雜志,其創刊號上便呈現過《半裸女像》;但是沒過多久,這幅作品便悄然消失。1959年,吳夢非在央美《美術研究》雜志上撰寫文章時,也曾提及此畫,但他本人也不知道這幅作品流落到了哪里。
《半裸女像》此次得以重現,幾乎是個驚喜。王璜生介紹說,去年下半年,中央美院美術館組織人力集中整理館藏的民國時期作品,從庫房里發現并確認了李毅士、吳法鼎、張安治、孫宗慰等重要藝術家的多件作品,當整理到存放外國作品的區域時,工作人員一眼便發現了這幅作品。“由于這件作品在很多藝術類教材、書刊都登載過,工作人員看到它時首先是眼熟,緊接著就是驚訝。”王璜生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如同“發現新大陸”。
在經過初期技術性比對后,王璜生初步認定《半裸女像》即為李叔同真跡。“它與1920年《美育》雜志上那幅作品關鍵部位都能重疊,只不過發表時制圖尺寸很小,由于經過工人修版,制版效果有些許出入。”另外,王璜生認為,這幅作品可能誕生于1909年前后,當時李叔同應該正在日本留學。
據了解,盡管李叔同在中國油畫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他出家后便不再創作西畫,因此存世作品極其稀少。據傳,可信度比較確切的李叔同現存油畫作品僅有三幅。其中,除為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收藏的《李叔同自畫像》外,《半裸女像》是得到初步推定的第二幅作品;此外還有一幅,據說是流落于新加坡的《花卉》。
幾度輾轉路徑仍然存謎
消失了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半裸女像》,在這漫長的百年歲月中經歷了怎樣的顛沛流離,眼下仍是個謎。
王璜生曾經調閱了中央美院此前做過的所有入藏登記記錄,卻并未查到有關這幅作品的任何信息。據記載,1918年李叔同出家前夕,曾將他的油畫作品寄贈給當時的北京美術學校,即中央美術學院前身,不過《半裸女像》并不在其列,而且這批作品據傳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已丟失了。
這幅作品出現在《美育》雜志創刊號上時,被命名為《女》,其出處則是“上海專科師范學校藏”。上海專科師范學校是現代中國第一所私立藝術師范專科學校,其創辦人中,吳夢非、劉質平和豐子愷三人均為李叔同高足。吳夢非能夠刊登此畫,也正因為有近水樓臺的便利。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這件作品一直作為李叔同的代表性作品,出現在各種與李叔同相關的書籍、文章、學術研究和文學性傳記中,但其去向卻無人知曉。
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半裸女像》的確曾出現在央美美術館內。王璜生介紹說,當時,中央美院美術史系教師李樹聲曾在館內拍攝過這幅畫作,當時的照片如今仍完好地存放在李樹聲的家中。
或有另一《裸女》待發掘
為了評估這幅《半裸女像》的藝術價值,中央美院前天專門召開了一次鑒定及研討會,與會專家的意見并不一致。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認為,中國早期留學生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很少,從這幅作品沒有署名并缺乏直接文獻記載這兩個問題,他推測這極有可能是一幅臨摹之作。但是更多的學者則主張,當務之急是應對作品進行一次還原性清理,找出其是否有修過的痕跡。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表示,這樣的鑒定應分為三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將其與1920年刊登在雜志上的圖片進行定點精確測量,以確定其是否為同一作品;隨后還要再進一步確認畫作中哪些地方曾被人修復過;最后通過物理、化學等科學手段,確定其創作年份。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美美術館的記錄,受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后人所托,著名作家葉圣陶曾于1959年將一幅名為《裸女》的大型油畫捐贈給中央美術學院。不過,葉圣陶之孫葉永和證實,他兒時見過那幅《裸女》,但是與此次被發現的《半裸女像》不同,那幅畫中的人物為全裸,而且畫幅尺寸要窄一些,外觀上更扁。王璜生據此推測,央美可能還藏有另一幅李叔同創作的人物油畫,等待人們去發掘。(記者 陳濤)
相關新聞
《半裸女像》年底亮相中央美院美術館
今年12月,李叔同作品及相關藝術、文獻、研究成果等,將集體亮相中央美院美術館。屆時,此次新發現的《半裸女像》,以及從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借出的《李叔同自畫像》,將同時進行展出。
王璜生告訴記者,當前先要原汁原味保存好《半裸女像》,接下來會對畫作展開修復。在他看來,畫作保存程度屬于很好,修復難度并不算大。去年底,他所在的展館曾舉辦過一場藏品修復展,其中,創作于民國時期的油畫《攬鏡》和國畫《伏虎羅漢》,盡管受損較為嚴重,但均得到了成功修復。對于這幅受損程度較輕的《半裸女像》,王璜生有信心能夠修復如新。
此外,中央美院美術館還將著手對李叔同作品進行進一步研究,同時積極查找另一件李叔同《裸女》作品的下落。
相關鏈接
文化奇人李叔同
李叔同,1880年出生于天津,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攻讀油畫,同時學習音樂,并與歐陽予倩等創辦話劇社。他是中國二十世紀傳奇式人物,也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奇才,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多項才藝于一身,在多個領域開創國內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美術教育家,也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及戲劇的先驅者。同時,他先后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
1918年,正當中年的他在杭州剃度為僧,法號弘一,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1942年圓寂。趙樸初評價大師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