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連環套》為諜戰劇換口味

2013-02-22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由華誼兄弟出品的諜戰劇《連環套》正在BTV影視頻道熱播。《連環套》從宣傳之初就以“中國版敦刻爾克大撤退”吸引觀眾目光,靠著懸念迭起的劇情、緊湊快速的講述結構以及演員生動細致的演繹,很快得到諜戰迷的追捧。從播出效果看,該劇環環相扣的“連環套”中險象環生的智斗故事的確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甚至情節緊張有些讓人喘不過氣。尤其是劇中于和偉、張志堅、鄭曉寧、王洛勇等幾位硬漢的演繹,更讓一些觀眾稱呼他們為“大叔黨”,秒殺了熒屏上不少奶油小生。

    諜戰是虛的歷史是真的

    《連環套》以1938年武漢會戰為背景,從軍統特工謝庚楊(張志堅飾)自作主張,將長期秘密關押的共產黨特工孟慶凡(于和偉飾)“盜出”監獄并射殺,拋尸江中,順水漂到日軍陣地講起。孟慶凡成為劇中重要線索人物,他身上攜帶著一份偽造的假情報,誘騙日本方面放緩了對武漢的進攻步伐。八路軍女播音員馬小茴(王麗坤飾)陰差陽錯地臨危受命,與“起死回生”的孟慶凡結成“假夫妻”,中途卻生出“真感情”,二人攜手完成了這項看似不可能的艱巨任務。國共雙方的情報精英與日本精銳特工佐藤(鄭曉寧飾)等人,圍繞著這份“謊言計劃”,在武漢展開了一場環環相扣、步步殺機的智力比拼與殊死搏斗。

    導演孫文學初讀劇本時就被深深吸引,如此線索繁多的情報戰爭一環套一環,一招走錯,滿盤皆輸,這樣一個信息量龐大的故事,必須用不疾不徐的劇情節奏和簡單易懂的講述方式娓娓道來,“不能讓觀眾看暈了”,因此,劇中雖然有著緊迫尖銳的矛盾和扣人心弦的對決,整體卻呈現出一種氣定神閑的風貌。有網友評論,“一部虛構的諜戰劇拍得跟真的有這么一段歷史似的。”

    作為該劇制片人,吳曉表示,《連環套》的故事是將一個虛構的“謊言計劃”巧妙地融入到歷史事件當中,作為整個故事和推動情節的核心,“武漢大撤退能夠成功,最關鍵的原因是當時日軍沒有發起全面進攻,但到底他們為什么按兵不動,而錯過這次全殲的良機,至今仍然是個謎”。在吳曉看來,這個歷史謎團給劇本創作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可以用一個個鮮活的小人物和他們的事跡去填補其中遺失的碎片,重新拼繪一張國共聯合抗日的白描長卷。他說,“在這樣一個兵臨城下、生死攸關的時刻,看一群擁有報國情懷的小人物,如何攜手攪動大風云,力挽狂瀾,又最終湮沒于歷史的塵埃當中,這是這部戲最大的看點”。

    情節像“多米諾骨牌”

    吳曉把整個故事比喻為一組被觸發的“多米諾骨牌”。他舉例,“劇里男主角孟慶凡需要捏造一個家室作為身份掩護,錢包里要有一張妻子的照片。計劃里設定這個‘妻子’是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者,結果因為情報人員偷懶,隨便找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立即被日軍查到,為了彌補這個錯誤國共雙方不得不對原計劃進行調整,并在極短的時間中為男主角準備一個有妻子的家。”吳曉稱,“細節決定成敗”將是劇中人時刻嚴守的鐵律,否則立即會面臨“一招走錯,滿盤皆輸”的敗局。

    有觀眾在微博上評論,“老媽最近在追北京電視臺的《連環套》,今天忍不住在電腦上看完大結局,娘倆從‘謊言計劃小組成員全部犧牲’得出結論:千萬不要撒謊,一個謊言要用N個謊言來彌補,撒謊最后都得死光光……”

    作為該劇主要編劇,柳樺在開播之際在博客上抒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他認為,“作為編劇我們最自豪的并不是編出這些層出不窮的情節,而是我們寫出了我們想寫的人物,向那段湮沒在史料堆中的遙遠過去致了個敬,有一些戲在寫作之初談起來都會嗓子發緊,帶著哭腔講出來的故事,首先感動了我們自己,我們相信也一定會感動觀眾。”作為該劇的一大主題,如同《青盲》、《黎明之前》等諜戰劇一樣,“虐心”也貫穿始終。柳樺認為,“有人說它虐心,我們很自豪,它的確虐心,它是先虐我們自己,再來虐你們大家,因為那場抗戰,真的不是風花雪月,不是神勇無敵,那是用無數鮮血和犧牲堆積起來的,那段歷史只能緬懷,不能褻玩。”

    主演像“特工專業戶”

    劇情之外,于和偉、張志堅、鄭曉寧、王洛勇等男演員的表演也受到很多好評,尤其是一些追看該劇的年輕觀眾,更把他們稱為“大叔黨”,“《連環套》不錯啊,挺悲壯,硬傷也是有的,但不管怎樣沒有手撕日本人的弱智情節。張志堅、于和偉、鄭曉寧、王洛勇四位大叔威武。”其中,于和偉飾演的主人公孟慶凡,因為特工的職業素養,必須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他的臉上幾乎看不到任何情緒,于和偉近似“無表情”的面部神態中散發著凜冽之氣,這種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緒、大喜大悲的表情,只靠眼神和氣場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的演法,也幾乎成為“特工專業戶”于和偉的一張標簽,一些觀眾甚至送給了他“面癱帝”的稱呼。

    此外,老牌硬漢張志堅的表演也受到不少好評,他飾演的軍統特工謝庚楊是整個“謊言計劃”的發起者,與孟慶凡雖然各自為政,卻相互欣賞,亦敵亦友。把孟慶凡射殺江邊的是他,手下留情將子彈打偏的也是他,為了保全計劃不惜犧牲女兒的還是他。張志堅將一名愛國軍人的老謀深算和忍辱負重演繹得讓人可敬可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