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18、19世紀法國沙龍文化及藝術珍品展開幕

2013-04-25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2013年4月22日,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辦,歐文風范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協奏在時間深處——18、19世紀法國沙龍文化及藝術珍品展”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揭開帷幕。包括歷經世紀滄桑的傳奇家具——頂級家具制作大師弗朗索瓦·林克專為1900年法蘭西世界博覽會創作的《海洋柜》;威廉·哈維坎普1891年在羅馬創作的傳世雕塑《孿生兄弟》;為紀念法國波旁王朝的王儲——波爾多公爵亨利的誕生而定制的神秘掛鐘;曾陳列于巴黎水晶梯廊《Escalier de Cristal》的《絕世家具柜》等近百件傳世珍品悉數亮相國家大劇院。

    名人明星與珍寶爭輝

    開幕式當天,國家大劇院鋪上了鮮紅的地毯,高雅而莊重。開幕式上,一架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古董鋼琴所彈出的鋼琴曲,讓本次藝術精品展彌散著濃郁的法國情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女士、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先生、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先生,前法國文化部長費德里克·密特朗(Frédéric Mitterrand)先生、法國駐華大使白林(Sylvie-Agnès BERMANN)女士、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先生,國學大師范曾先生,以及眾多藝術界與文化界的貴賓齊聚開幕儀式,共同見證了這場東西文化藝術交流的盛事。

    舉辦此次展覽的國家大劇院,堪稱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標志性符號與載體。本次藝術精品展的展區劃分為“巴黎古董雙年展精品區”、“沙龍區”、和“藝術精品區”三個展區,每個展區均以引領風潮的藝術風格和經典恒久的藝術價值,詮釋了18-19世紀法國造物藝術在藝術史上無可撼動的重要地位。

    “美好時代”還原沙龍文化

    “19世紀的法國被視為世界裝飾藝術史上的‘美好時代’。我們此次的展品除18、19世紀的古典油畫、傳世雕塑、名世家具以及鐘表、裝飾品外,還包括各種與生活細節相關的藝術品。這些大多出自18、19世紀歐洲藝術大師之手的罕見作品,展現了歐洲宮廷貴族的生活方式,它們也是18-19世紀法國沙龍文化的片斷展示。”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歐文風范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CEO劉晨軍說。

    對于國人來說,法國沙龍文化既熟悉,又神秘。它與貴族、權力、成功、上流社會等元素緊密相聯。此次展出的18、19世紀法國藝術精品,無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還原那些曾經引領全球文化藝術風尚的沙龍場景,理解與緬懷曾經的輝煌。

    因為那些藝術精品的輝煌也許再也無法重現——那些在兩百年以前,曾讓法國乃至于歐洲都驕傲的家具裝飾工匠傳人,在今天大多轉行成了首飾工匠;曾經打造非凡絕美的座鐘的工匠傳人,現今只能把他們的才華和技藝拘泥在精密的手表上……

    “我們希望能在當代中國重現這些美好。因為,在如今的法國宮殿、私人府第和博物館中,時常可以看到中國的藏品。然而在中國,尚沒有恰當場所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時期完整的西方藝術收藏品,再通過這些作品展示神秘的法國沙龍文化。我們希望這個展覽是一個契機。”劉晨軍說。

    “文化保稅”為展覽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價值高、規模大的歐洲藝術精品能夠與中國觀眾近距離見面,還要得益于天竺綜保區去年開始探索的“文化保稅”政策。

    據了解,本次展出的藝術精品是“北京文化保稅區”自去年3月正式揭牌以來迎來的首批入區藝術品。劉晨軍表示,“歐文風范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成了試水第一人”。“文化保稅區”實行“境內關外”的監管方式,進口藝術品在保稅區,企業不用繳納關稅,節省了大量成本,便于面向國內外市場組織銷售。在此前,國外能夠提供文化藝術品保稅服務的國家只有瑞士、美國。而北京的“文化保稅區”是我國首家提供類似服務的海關特殊監管區。

    展覽時間:2013年4月22日-5月7日展覽地點:國家大劇院東水下廊道展廳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