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小時代》上映兩天票房1.4億

2013-06-30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小時代》上映第二天票房收約6200萬,觀影人次超440萬,票房約1.4億。今天是周六,各地排映再升,并有望成為內地首部單日排映超過4萬場的電影。有了票房做保證,導演郭敬明明顯底氣足了不少,面對此前的各種惡評,開始“絕地反擊”。

    6月27日晚上,著名影評人周黎明發了一條微博,寫道:“中國電影突飛猛進,《富春山居圖》創造的超級爛片超級賣座紀錄,不足一個月便將被《小時代》所超越!缎r代》之爛遠遠超過《富春山居圖》,它的炫富和堆砌達到一種病態的境界。強烈建議續集由郭美美接手,她或許能給大家順手曝光幾個貪官。”

    在此前他寫的“《小時代》:新瓊瑤的趣味”的一篇影評中,他認為,“電影能反映現實,也能營造夢想,把鏡頭對準整日做白日夢的少男少女這本身不是錯,郭敬明是出色的生意人,對目標消費者的心理把握精準是他的長處。一部影片的底線是無害,純娛樂,讓觀眾一笑置之,都行。但如果把惡趣味當作藝術來兜售,把修養理解成背誦諾獎得主的名字,把友情、愛情、親情當作暴富展覽的點綴,這樣的影片票房再高,其境界也是高下立判的。”

    《小時代》中演員做作的表演風格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調侃,知名編劇史航評論道:《小時代》有一點是對的,導演把關把得好,全片沒出現一個演技派,大家水準一般齊。最年長的王琳,也是韓劇惡婆婆的標配,與年輕演員半斤八兩,不傷和氣。其中若出現幾個金士杰呂中李雪健李立群,那可慘了。看著某些年輕女演員念臺詞時,手都放不下來,那種貼春聯的演法,應該是去康熙來了跟漢典學的。

    對此,周黎明在微博附和道:郭敬明只糟蹋名牌,不糟蹋演技派,這是他的職業道德。敬佩!

    周黎明的微博很快受到了很多郭敬明粉絲的反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老了,跟不上這個小時代了。”一名叫“QJINIAO”的網友評論道:你才是真正的嫉妒,你沒有郭敬明的才華沒有老東西的有錢,你有的只是你骯臟齷齪下流的心。

    一名取名“ddwen”的網友則力挺周黎明:周兄,要頂住壓力啊!別跟一幫小孩一般見識,等他們長大了或許會明白你的苦心。但真心希望年輕一代不要被這種價值觀腐蝕。

    面對不少粉絲的口水,周黎明回應:但你知道嗎?多數郭粉想要買得起影片中那些東西,過上影片里那種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東西”當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這,就是該片隱含的價值觀。

    而編劇寧財神的微博評價相對中庸:你們應該為《小時代》而高興,內地終于能有人拍出這種漂漂亮亮花里胡哨事兒了吧唧讓港臺老導演們顯得巨土的青春片,雖然那些主角和他們的生活與我們完全無關,那上海,每一處風景我都見過,在變了形的鏡頭里卻感覺如此陌生如此遙遠,心里老問這特么是上海嗎?小四可能是全世界最熱愛上海的異鄉人吧?

    昨天晚上6點多,一名《小時代》堅定的支持者“閑云游蜂”發了一篇長文章,文中力挺《小時代》,“不是做給你的菜,不吃就好了,滿世界說人吃的是翔就惡心了吧”,文中最后寫道:“一部電影的口碑好與壞,本就不那么單純,尤其是微媒體時代每個公司的背后運作,黑也好捧也好都是利益驅動,例如發好評就秒刪的時光網,例如還未上映就各個營銷微博大肆傳播的黑微博,再例如各種水軍,黑子,粉絲對刷的豆瓣……看到這些,除了呵呵一笑還能如何,大眾不過是被愚弄在股掌之上的棋子和跟風草,想不被玩弄,就請放下那些所謂的影評,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斷,這樣出來的口碑才能稱之為口碑,而不叫笑話。”

    在此前電影的首映式上,有記者問到這個問題,當時郭敬明謙遜地表示,希望自己下一部做得更好,讓周黎明看后會有“小郭有進步”的評價,“我虛心接受周老師的批評”。但昨晚9點多,郭敬明鏈接了“閑云游蜂”這條微博,隨后對周黎明的影評做出回應:抱歉周先生,電影里的女孩,林蕭是勤奮努力的小助理;顧里是富二代但依然努力修雙學位;南湘家貧窮但她畫素描賺錢只為選修服裝;宛如不在乎名牌,她自信而可愛;她們沒有一個像您說的一樣。宮洺最后給南湘鼓掌,不為金錢,不為美貌,是為她的才華喝彩。你看見什么你就是什么。微博暗指周黎明沒有看懂電影內容,曲解了電影文本的本意。

    而“閑云游蜂”則在最新的微博中對于自己當初發文做出解釋:真心覺得您(周黎明)過了,如果接受不了一部作品大可從藝術角度指點一二,侮辱觀影者真的顯得您很不大氣,只能說所謂的學院派對新生事物的抵觸情緒簡直極端了。

 新聞鏈接

    《小時代》:新瓊瑤的趣味

    《小時代》跟它那同月面世的前輩《富春山居圖》有著極為相似的套路,即對于財富和美色進行毫無品位的想象及不遺余力的堆砌;但《富春山居圖》的渲染進入了坎普的境界(盡管那是無意識的),而《小時代》卻把虛假偽裝作單純,故連吐槽的樂趣都無法提供。

    《小時代》講述四個高中升大學的女生的故事。這類少女懷春的偶像劇多半沒什么深度,但通常會有一些小趣味。比如好萊塢的《暮光之城》。與之相比,電影《小時代》的四根故事線支離破碎,毫無張力,僅有不間斷的帥哥擺pose和女孩裝花癡的細節,根本串不成一根有機的線,更別說四根相互呼應的線。四人交心程度及考驗手段連瓊瑤戲都不如。

    楊冪演的林蕭著墨最多,她給人的感覺是身處花樣美男之漩渦而不知所措。奇怪的是,她對于這些花瓶男子究竟抱持怎樣的看法,從影片中看不出來。當然,這不能怪楊冪。事實上,絕大部分超級爛片,演員都沒有責任。劉德華為出演《富春山居圖》公開道歉,那是他心胸大度。再有預見的演員,最多也只能判斷劇本,無法預知影片的成色。

    好萊塢也拍過中學里的富家女,1995年的《獨領風騷》(Clueless)中幾個女孩玩玩小情調,也有帥哥陪襯,但該片極為風趣,而且落腳點是真情實感,而不是開場的爭奇斗富。我看《小時代》之前,告誡自己一定要寬容,畢竟郭敬明是第一次當導演,有閃失可以理解,但看完該片,忍無可忍。該片對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惡趣味的,它不像時尚雜志里的高檔商品廣告。廣告需要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它往往借用憧憬。而郭敬明對于富和美的觀念,如同一個小時候挨過餓的人,長大后看到一桌子食品時垂涎欲滴,沒有淡定或自發的快樂,只有病態的貪婪。

    電影能反映現實,也能營造夢想,把鏡頭對準整日做白日夢的少男少女這本身不是錯,郭敬明是出色的生意人,對目標消費者的心理把握精準是他的長處。一部影片的底線是無害,純娛樂,讓觀眾一笑置之,都行。但如果把惡趣味當作藝術來兜售,把修養理解成背誦諾獎得主的名字,把友情、愛情、親情當作暴富展覽的點綴,這樣的影片票房再高,其境界也是高下立判的。

    小孩罵老人老人得還擊

    多少年來,我始終對郭敬明先生心存敬意,但昨天他對周黎明批評他的態度令我生厭,“你看見什么你就是什么”這樣的腦殘句式真不應該是一個名滿天下粉絲幾千萬的作家說出口的,請問郭先生一句:莫非你看見屎你就是屎么?你看見豬你就是豬么……另,如果有腦殘粉來此攻擊一并算到郭先生頭上。老人們老了,不中用了,但不見得就應該被孩子們痛罵祖宗八代,小孩子們罵老人,老人們也得團結起來還擊,就這么簡單。我教育兒子,他可以任意去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或人,但決不能給人家當流氓粉絲,當了流氓粉絲就不認這個兒子!

    真得認真說說了:偶像和老板們聯合起來賺粉絲的錢,沒問題,很好,但要拿出真正物有所值的東西,要讓粉絲無論是辛苦掙的錢,還是從辛苦的父母手里要來的錢花的值,不能利用粉絲年少狂熱對偶像無限崇拜就心安理得地去惡意引導消費。孩子們幼稚,大人們也別太老謀深算裝傻。(愿意對號入座的隨便)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