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故宮坤寧宮古畫后現貼落 橫披出自咸豐御筆(圖)

2014-05-10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坤寧宮發現的貼落。(故宮供圖)

 

未出現在已登記信息內;其中橫披出自咸豐,對聯和“福”字斗方尚待考證

近日,故宮工作人員準備修復原本掛在坤寧宮墻上的一幅古畫時,發現古畫后面的墻面上出現了一幅貼落,其中橫披出自咸豐御筆。

昨日,故宮相關負責人表示,有關這幅貼落的具體信息尚在研究。

貼落是東暖閣原裝陳列

清代畫家顧銓的《增受泰元圖軸》原本掛在坤寧宮東暖閣的東墻上。

日前,故宮工作人員準備對該畫卷進行保護修復,在將此畫卷摘下時,看到了一幅貼落。

該貼落包括一副對聯、一件“福”字斗方和一幅橫披。其中,橫披上有咸豐落款。

“可以確認為橫披出自御筆。”故宮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經過故宮相關專家初步判斷,這套貼落才是東暖閣的原裝陳列。“從整體風格看,貼落的內容及用色與東暖閣中,帝后大婚的原裝陳列相吻合”。

該工作人員分析稱,顧銓的畫卷屬于仙道畫,與坤寧宮整體環境不符,再加上固定畫軸所用的掛鉤和木卡子非清宮所有,而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用品。所以,該畫卷“應該是后來掛上去的”。而對聯和“福”字斗方出自誰人之手,尚有待考證。

游客可隔玻璃觀賞

貼落出現后,故宮工作人員依然按原計劃,將顧銓的畫軸取下修復。目前,坤寧宮東暖閣是半開放區域,觀眾可隔著玻璃看到剛剛被發現的貼落,其顏色比店內其他陳設顯得飽滿鮮亮。

據 介紹,故宮建院初期,確實經常發現未被登記在冊的文物,但近年來這種情況已經“非常少見”。故宮相關負責人介紹,被取下的顧銓畫軸在故宮書畫部有登記信 息,但這幅畫軸的來處、為何被掛在此處蓋住了貼落等,尚需進一步核對研究。而該貼落在故宮沒有登記信息,其一直未被發現,也與故宮藏品過多有關。這就像管 理一個很大的“家”,“每個角落里都可能有故事”。

相關資料

貼落(tie luo):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裝潢方法。四邊鑲綾邊,類似于今天的鏡心,但不加鏡框,而是直接裱糊于墻壁或槅扇。一般尺幅較大,也有學者稱之為“紙質壁畫”。

坤寧宮:是明代皇后的寢宮,面闊9間。清入關后,于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故宮清寧宮將西部的7間改為薩滿祭祀場所。東面兩間中,一間即所謂坤寧宮東暖閣,是起坐以及帝后大婚合巹的地方;一間則用來存貯佛亭。

1、對聯

乾坤增瑞色

殿陛啟春和

2、橫披

五祀沿周禮,深宮率典型。天恩承保定,祖訓式聰聽。餞臘采為滕,敷禧云作軿。帝城祈富庶,風馬燦繁星。

壬子小除夜作

御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