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中國第一剪"90高齡電影剪輯師傅正義亮相北影節

2015-04-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傅正義老人在論壇現場按手模留念。

   

    作為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論壇之一的“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剪輯的力量”于昨天(22日)舉行。現場,當今年已是90歲高齡的傅正義 老人緩緩走上演講臺時,臺下數百人集體起立,向這位素有中國電影“第一把剪刀”的前輩鼓掌致敬。今年的論壇,以“剪輯的力量”為主題,與會電影人中,有不 少正是傅正義的徒子徒孫,他們從老人那里學到的,不僅是藝術和技巧。

    穿紅衣為中國電影慶生

    這次參加論壇,傅老特意穿了一件嶄新的紅襯衫。他說,這是為了給中國電影110周年慶生。當主持人邀請他按手模留念時,老人攢足了力氣鄭重 按下右手。“只要是與電影相關的活動,我都會莫名激動。”操持著湖北口音的他說,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自己比之前還忙,盡管不再動手剪片子,但他帶徒弟、 辦培訓班、寫教材、講課,每周的日程安排都是滿滿的。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的老師的一生,那就是‘從一而終’,一旦入行,一生不改。”中國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周新霞是傅老的學生之一,在她看 來,老一輩電影人已將自己從事的專業和人生融合到了一起。傅正義從15歲開始接觸電影,此后的70余年時間里,經他剪輯的影片有200余部,其中包括《一 江春水向東流》《三毛流浪記》《武訓傳》《青春之歌》《小兵張嘎》等經典影片。此外,他還剪輯了400(部)集電視劇,《紅樓夢》《三國演義》《四世同 堂》等作品都曾由他動剪刀。

    感謝陽翰笙給青年機會

    傅老的學生數量很多。“只要有年輕人愿意學習剪輯,我們老同志都是免費傳授。”老人說,這是他從上一輩那里繼承來的傳統。1948年在電影 《三毛流浪記》劇組,23歲的傅正義首次被提拔為獨立剪輯師。提起這件事,傅正義特別感謝作為那部電影編劇的老藝術家陽翰笙,“他太有魄力了,敢于給年輕 人上手的機會。”傅正義回憶說,那時候自己吃飯、睡覺都在考慮剪片的事情,總擔心出岔子。

    參與剪輯影片《青春之歌》的往事,讓傅正義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有人激烈地批判這部影片是在頌揚未經改造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思想、藝 術上都有嚴重錯誤傾向;可導演崔嵬的一席話令傅正義至今依然感念不已——“我們就是要拍這部電影,不怕那些不懂生活也不懂歷史的人的反對。”傅正義說,他 為他們的魄力而贊嘆與興奮。由于那部影片人物多、場面大,故事曲折,線索復雜,剪輯任務很重。34歲的傅正義帶著幾個年輕同事盯現場,出外景,樣片隨到隨 剪,幾乎每天都要加夜班,但他卻總是充滿熱情。

    批評近年沒看到好電影

    上了年紀之后,傅正義的視力和聽力都大不如前,可他依然堅持每天打開電視看看電影。但對于現在的電影,老人毫不客氣地給了一句評價:“這幾年,還真沒有看到什么好片子。”

    傅正義說,從前參與創作《三毛流浪記》時,為了節省膠片,電影素材拍得不多,剪輯時發現鏡頭不夠用,他還得四處找一些空鏡頭來補救。如今, 電影制作早已進入數字時代,不用再為成本問題擔心,可老人卻對一些新的問題看不慣。他指出,現在一些電影剪輯師,只會順著導演的思路走流水賬。“剪輯是影 片流向市場的最后一關,剪輯師要守土有責。”老人鄭重地告誡臺下的年輕人。

    更讓老人惦記的是目前國產兒童片的創作。除了《三毛流浪記》,傅正義曾剪輯過《雞毛信》《小兵張嘎》等經典兒童片。

    《小兵張嘎》是讓幾代小影迷印象深刻的經典作品,可老人自己知道,這部影片中留有一處敗筆。那是在片中的第292號至308號鏡頭,描述嘎 子追趕并俘獲偽軍官的過程,他檢討說自己剪輯得太拖沓。“這一失誤,主要是太拘泥于劇本的安排,同時想保留嘎子更多的動作,結果畫蛇添足,留下敗筆。”直 到今天,老人還在反省,“兒童片剪輯應該有童趣,必須避開成人化思維,要站在兒童觀眾的角度,剪輯時,要考慮兒童的接受習慣,讓他們看得懂,看得歡樂。”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