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國家大劇院十年間攢了兩百個珍聞

2017-02-24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昨天,由國家大劇院策劃編著、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水上聽華音:國家大劇院與中國藝術家的故事》和《大師遠方來:國家大劇院與外國藝術家的故事》在國家大劇院新聞發布廳發布。

  自 2007年開幕運營后,國家大劇院猶如一顆“水上明珠”,矗立在長安街畔、天安門廣場旁。十年間,七百多家中外藝術院團,二十八萬人次的不同國籍、不同領 域的優秀藝術大師在此登臺。阿巴多、西蒙·拉特、捷杰耶夫、普拉西多·多明戈、烏戈·德·安納、陳佐湟、陳薪伊、呂思清、郎朗、鄒靜之、尚長榮,柏林愛樂 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幾乎所有殿堂級藝術大師和著名院團都在這里一展風采。

   “為了將這些記憶珍藏,讓散落在時間長河中的精彩定格,大劇院有了編書成冊的構想。對于大劇院而言,這不單單是史料的留存,更是10年來與藝術家之間寶貴 緣分的見證、深厚友誼的記錄和感人故事的回憶,是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年之際為大家奉上的一份珍貴厚禮。”國家大劇院品牌推廣中心主任宮吉成表示。

   “這套書從2014年我們開始策劃,那天的場景我還記得,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聽陳院長講了一整個下午,聽得心潮澎湃。”北京日報出版社社長司景輝 說,30年新聞記者出身的他明白關于大劇院的報道數量已經十分繁多了,他帶領的圖書團隊要如何做才能寫出全新的東西,這是個不小的挑戰,“我們做新聞的知 道講故事的重要性,我們要講人、講事,才有閱讀性。”

  司 景輝對記者透露,這本書的獨家性非常高,“單從新聞圖片上講,很多照片是大家第一次見到的,是大劇院的頂級攝影師們首次在出版物中披露的”。司景輝和他的 編輯團隊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搜集了幾萬張圖片。“很多故事發生在七八年之前,我們的寫作組一點一滴地挖掘,找到了很多細節。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200多個 藝術家,這么多圖片,呈現出來真的非常不容易。”

  北京娛樂信報原副總編、信報文化研究院顧問朱敏表示,在兩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編輯了解到了十年間發生在大劇院臺前幕后的點點滴滴,這里面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見證了大劇院與藝術家之間寶貴的情誼。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