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其他信息 > 正文

專家學者研討水墨現代性轉化

2017-11-14  來源:北京晨報
[字體: ]

   由《庫藝術》主辦的“SHUI-MO”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主題系列論壇于日前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業內專家學者對于當下水墨發展的狀況及水墨向現代性轉化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作為開場的演講嘉賓,原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部副主任梅墨生表示,自己是站在一個相對傳統的立場來看待水墨藝術,從體驗和思考出發,細致入微地介紹了水墨藝術“民族性”和“現代性”兩方面的特性,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業內思考的議題,如“中國傳統水墨將以什么樣的身份進入國際化視野?”梅墨生還談道,“水墨和金石篆刻、文字學密切相關,這也是當年黃賓虹、陸儼少、潘天壽、傅抱石等名家之所以對書法給予重視的原因。”他強調了中國水墨、書法和文字的深深淵源。

        那么,傳統水墨在現代性的轉換過程中,應該需要有哪些堅持和哪些改變呢?在梅墨生看來,最需要守住的是水墨的“筆性”,“傳統水墨可以表現出詩意的想象,可以表現出人類向往自由的精神,這恰恰是因為我們所使用的工具是圓錐形的富有彈性的毛筆,毛筆的構造和設計讓水墨畫的表現力與眾不同,而筆宗筆法可以見筆性,字如其人,又可以反映出心性和人性。”

        作為此次論壇的學術主持及演講嘉賓,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夏可君的論題是“空白的活化——水墨藝術的現代性轉化原理“,他從藝術與傳統的關系、面對西方當代藝術的危機及藝術與現代性技術的關系三方面拷問了水墨藝術的現狀,并以梁銓、姜吉安等頗富試驗性的藝術家個案為例引發了對水墨未來發展的思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