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我國的木材采購促進了全球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

2006-11-1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張澤遠、顧瑞珍)“因為我國與一些木材出口國簽訂了長期的供銷合同,實際給這些國家的林場釋放了鮮明信號,即在木材貿易中長期獲利,就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國家環?偩终哐芯恐行牡暮鷿┦浚保踩毡硎,我國木材經營制度實際上促進了全球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胡濤博士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三屆五次會議期間,主持了一個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影響——國際法分析》的報告。該報告指出,近期幾份由非政府組織發布的一些報告和世界一些媒體的報道稱,中國對木材的大量需求破壞了全球的森林資源。報告認為,事實卻是我國僅是國際木材市場的中間環節,而且認真履行《國際熱帶木材協定》。長期的采購合同,實際是促進全球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胡濤和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專家的研究,世界熱帶雨林破壞的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毀林開荒,用來擴展農業耕地;二是被用作薪材;三是被改造為經濟林;四是用于工業。其中用于商業開發的木材不到20%,用于出口的僅占商業木材的1/4。因此胡濤認為,出口對熱帶雨林的減少作用很小。同時,報告認為,我國進口木材增加期恰恰是世界森林破壞減少之時。在熱帶雨林破壞多的時期,我國還未大量進口木材。

    我國龐大的木材消費市場也在促使國內形成森林資源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胡濤說: “從2006年4月1日起對一次性筷子和實木地板征收5%的消費稅就是一種積極的措施。”根據專家計算,我國豐產林到2015年規劃建設2億畝,可以產出2億立方米木材,而2005年全國的木材總消費量為3.257億立方米。

    胡濤表示,我國長期而穩定規范的木材需求實際促進了全球熱帶雨林的可持續經營。他說,我國堅決反對非法伐木和木材走私行為,還與周邊國家建立了聯動機制,合作打擊非法木材貿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