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青海省第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青海省省長宋秀巖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實施生態立省戰略。
宋秀巖在報告中說,過去五年,青海生態保護成效顯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和建設工程成效明顯。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全面實施,禁牧草場437萬公頃,圍欄草場173萬公頃,搬遷安置牧民6800戶、3.2萬人,局部地區生態環境開始好轉。青海湖流域綜合治理規劃編制完成。累計人工造林80萬公頃,封山育林103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634平方公里,建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11處,森林覆蓋率提高0.8個百分點。
宋秀巖在報告中提出了今年要科學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要全面實施生態保護項目。繼續精心組織實施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繼續實施好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要積極爭取國家率先在三江源地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綜合試驗區,形成面向全省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
要綜合采取經濟、法律、行政和技術措施,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全面落實污染減排政策,健全環境安全監管體系,確保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達到85%以上。(記者韓萍)
相關鏈接
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于青海省,固有“江河源頭”之稱和“中華水塔”的美譽。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雪山林立,冰川廣布,水資源豐富。僅集水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達278條,全省年徑流總量為631.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國水平的6.1倍;地下水資源量為258.4億立方米;擁有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62個,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冰川覆蓋面積4600平方公里,總儲量約398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