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23日召開的日照市生態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后五年,山東省日照市生態市建設工作將以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到2012年,全市基本達到生態市標準,初步建成全國領先的現代化海濱生態宜居城市。
具體目標是各類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15處,受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達到17%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空氣質量保持優良。到2010年底前,日照經濟開發區建成國家級生態工業園,2011年底前,東港區、嵐山區、莒縣和五蓮縣基本建成生態區(縣)。
——— 實施新一輪生態市建設目標責任書。將責任書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找準生態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處理好生態市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推進集約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在發展中建設環境、保護環境,努力建設資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城市。
——— 強化規劃指導和技術支撐。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建設生態城市的核心內容,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于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的全過程。推行清潔生產,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引進環保新技術,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環保產業體系,降低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
——— 提高城區生態系統的運行效率。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步伐,推進中水回用項目建設,提高城鎮污水處理率和中水回用率,完善市區集中供熱和燃氣管網,建立城市供水、燃氣安全及應急系統,保證城市供水、供氣暢通安全。搞好城市和村鎮綠化,構建良好的生態宜居環境,加強沿海防護林、城市規劃區內山地生態林建設,同時將超前規劃、提前介入新住宅區的建設管理,引進綠色生態住宅區等級標準。
——— 加大生態環境監察力度。定期開展生態建設情況執法檢查,突出資源開發建設項目、非污染性建設項目、飲用水源地保護、沿海帶生態保護、山體破壞等執法重點,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強化執法監督效果,確保重點企業達標排放率、建設項目環評、危險廢物處置率等重點生態環境監管指標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