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專家呼吁:中國渤海亟待黃河水“灌溉”

2009-08-29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在11日舉行的2009中國·青島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敦欣呼吁,中國渤海亟待黃河水“灌溉”。

  胡敦欣院士在題為“全球變化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題發言中說,全球變化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主要是水的問題。以尼羅河和黃河為例,尼羅河不少河段如今已經干涸,黃河水量如今還不到50年代的十分之一。長江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出現一個下降的趨勢。在河流上建壩,一部分水就不能補充到大海里面。

  胡敦欣說,山東省地處黃河末端,黃河水經過上中下游層層截留,一路下來到黃河入海口已經變得很少了,由于黃河入海水量的減少,渤海的鹽度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渤海的生態環境。以中國對蝦為例,渤海鹽度增加使渤海中國對蝦產卵場遭到破壞,因為對蝦產卵需要一定的淡水,所以中國對蝦的生存區域被極大壓縮。因此,胡敦欣建議山東省應力爭相關的國家政策來解決這一問題。

  與此同時,胡敦欣在發言中指出,河流污染對海洋生態影響也很大。有研究者發現20年間海洋生態變化非常大。到目前,生活在海水污染區域的人口約占全球人口的50%,預計2025年全球將有四分之三的人住在這個區域。

  2009中國·青島藍色經濟發展國際高峰論壇圍繞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管理與政策、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邀請國內外高層次專家進行演講,以促進全球海洋經濟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