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顯示,柴達木盆地成為青海高原升溫最顯著的地區,升溫水平明顯高于中國平均水平。同時,氣候預測表明,未來10年至20年,柴達木盆地的氣溫還將繼續上升。
據青海省氣候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戴升介紹,1961年至2008年,柴達木盆地年平均氣溫呈明顯升高趨勢,升溫率為每10年0.44攝氏度,是青海省氣溫升幅最大的地區,并明顯高于近50年全球0.13攝氏度、中國0.16攝氏度的增幅。
戴升說,柴達木盆地大部分地區20世紀60年代以來氣溫呈持續上升狀態,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盆地年平均氣溫呈現顯著升溫趨勢,特別是1998年到本世紀初這種升溫趨勢更加明顯。
相關預測表明,未來10至20年,柴達木盆地的氣溫將繼續上升,可能比20世紀90年代平均值偏高0.5攝氏度左右。
戴升說,氣候變化帶來雙重影響。監測顯示,氣候變暖使柴達木盆地牧草生育期天數延長了3至5天,天然放牧時間延長,緩解了冬春季草場的壓力。氣溫升高和降水增多使草場植被退化趨勢趨緩,草地生產力增大、草場載畜能力提高,同時,增溫特別是冬季氣溫升高,有利于喜溫作物面積擴大和復種指數的提高。但氣候變暖同時也會導致局部干旱高溫,農作物發育期提前而晚霜凍危害加大,作物病蟲害增多等不利狀況。
柴達木盆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盆區鹽湖、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豐富。同時,它也是整個青藏高原氣候變化最為敏感和顯著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