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賞園、賞景、賞水 蓮石湖昨迎客五千余人

2011-10-0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藍色的,是天,也是水,水天皆一色;美麗的,是景,也是人,人在景中游;歡快的,是孩童,也是老者,樂掛在臉上……這百姓親水的大樂園,正是新生的永定河,水蕩漾著笑聲,笑聲載著百姓的幸福,徜徉在天水之間。

    國慶節當日,新開放的石景山蓮石湖迎客五千余人。

    昨天(1日)一大早,蓮石湖管理處的余紅軍就上崗工作,“兩天前剛開放,今天又是國慶,游客一定很多。”果然,天剛蒙蒙亮,就有游客來晨練、遛早兒,或是拍攝永定河的日出。

    “幫我們合張影好嗎?”兩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詢問。“沒問題。”余紅軍接過相機,給老兩口拍照,“咔嚓”一聲,留下他們愉悅的笑臉。

    “這公園真漂亮啊。”77歲的邊麗華贊嘆著,她的老伴劉孔壽也應和,“如今又有了水,處處美景。”他們就住在離湖不遠的古城,曾經工作的單位就是湖邊的首鋼,“七幾年還有水,后來水干了,成了沙坑,好多垃圾。”得知蓮石湖新開放,他們特意趕來,“來看看,比以前漂亮多啦!”

    “咱這公園,是永定河四湖的其中之一,”余紅軍給兩位老人當起了“臨時導游”,“上下游的門城湖、曉月湖、宛平湖也都好看著呢。”聽得老人臉上都是向往。

    “您看這湖,”余紅軍手指水面,“蓄水350萬噸,相當于一個昆明湖。”水面碧波蕩漾,水中紅色的錦鯉游弋。“您看這花,”手指岸邊景觀帶,“波斯菊、金雞菊,種了各種植物115萬平方米。”紅花似火,綠草如茵。

    快80歲的老兩口笑得合不攏嘴,“老伴兒,咱以后就到這來遛彎兒了,這就是咱家門口的公園啊。”

    漸漸的,人多了起來。

    望遠處,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是綻放的花朵,還是衣著靚麗的少女?都是醉人的美。一陣輕風吹過,夾雜著菖蒲的香氣,讓人清爽不已。看,蘆葦的白色之間,飛起了一群白色的水鳥,讓人不禁遐想,是畫還是景?

    “讓百姓感受自然的美,咱公園在建設之初,就想了很多辦法。”余紅軍說,蓮石湖5.8公里的河段,建設了湖泊溪流等景觀,形成水面102公頃,通過12座跌水讓水活起來,并從白洋淀等處引種各種水生植物,“野鴨、天鵝,還有很多我也不知道的水鳥,都被吸引來了。”曾經干涸的沙石坑,今天成了水世界。

    正被美景陶醉,岸邊突然一陣叫好聲,一群頭戴帽盔、身著運動服的小伙子騎著賽車“飛過”。看著那矯健的身姿,很多老年人不禁地說:“年輕人,真有活力!”

    “咱這是專業的自行車道,”余紅軍說,“鋪的都是專用的彩色瀝青,讓百姓在這里騎車健身。”自行車道環湖總長10公里,欣賞美景的同時還能鍛煉身體,很多家住別處的市民,都來這環湖騎行,“景好、水好、空氣好,騎起車來特痛快。”家住豐臺的劉曦,決定今后每周都來。

    “那位家長,在水邊照顧好您的孩子。”余紅軍招呼著,岸邊的游客越來越多,安全可是大事。蓮石湖為了讓大家親水、戲水,設計了親水平臺、碼頭、棧橋等設施,這可成了孩子們的水樂園。他們拎著小水桶,或拿著水槍,盡享著童年的快樂。

    河左岸,40個蓮花造型的小跌水蜿蜒排列,水自上流下,淅瀝瀝悅耳動聽。蓮花亭,造型如蓮,讓游人休憩有處。再往前走,親水平臺讓市民和水“零距離”,巨大蓮花造型的石雕水景觀,是河上永不凋謝的花朵。自然的景美,人工的景也巧奪天工。

    人越聚越多,湖邊為市民設置的600多個免費的停車位,上午就停滿了。公園里100多名工作人員和余紅軍一樣,維持秩序、幫助游客、講解場景、保護水體……忙碌,但開心,“今天是假期第一天,以后的游人會越來越多。”

    藍天,萬里無云,湖面,碧波蕩漾,干涸了30多年的永定河,而今有了新模樣,成了百姓的大公園。水,綿延不斷,笑聲,綿延不斷。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