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職場伊人 > 正文

白領月薪五千還是不夠

日期:2006-12-01  來源:騰訊
[字體: ]

嘆息:白領月薪五千還是不夠

 

在外企工作的劉元最近發現:同樣月薪5000多元,有位同事有三套房子,還有存款。相比之下,自己的日子卻過得很“緊”,總是入不敷出。于是他開始思量,自己是不是理財有問題。

 

事實上,目前許多白領都有著劉元一樣的困惑。

 

月薪5000元左右的債務人

 

王麗今年30出頭,是一家廣告公司的業務主管。她拿到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還錢,然后用剩余的工資去消費,半個月后再借錢過日子,月復一月。

 

其實,像王麗這樣的人在長春并不在少數。“在長春月薪5000元左右的白領中,有近80%甚至更多的人沒有理財行為。”這是農業銀行理財師李興師調查的數字,用他的話說是“賺得多,花得比賺的更多”。而且,在這些人中,許多人就是主觀上不理財,其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理財師王志輝說:“這些不理財的人們年齡集中在35歲以下,未婚,或是剛剛結婚。”這些人多數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沒有什么壓力。這些人的消費觀比較前衛,許多人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主要不是為了它的實用價值,而是為了尋找某種“感覺”,體驗某種“意境”,因此他們絕大多數不會想到理財。

 

想理財卻理財無門

 

與那些無心理財的人不同,劉元已經意識到了理財的必要性,但是他所苦惱的是如何尋找理財的渠道。

 

“把錢存進銀行就意味著貶值;國債發行得少,不好買;股票又不懂,我也不知道該把錢放在哪兒。”現在,經過同事的指點,劉元正準備把錢投向房地產,“先買按揭,然后用房租還貸款,等貸款還完還能落下一套房子。”準備邁出重要一步的劉元還是有些擔心:雖然房地產的回報率高,但是風險也大,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似乎是個很冒險的決定,因此他還在尋找其他可行的理財渠道。

 

“像劉元這樣想理財卻不會理財的人相當多。”王志輝表示,理財是一門學問,不是簡單的存款和投資,是要根據理財者對未來的目標,制定有計劃的以錢生錢的辦法。由于在國內理財是一個新興話題,許多人沒有完全接受,加上專業的理財機構也非常少,這讓理財渠道更加狹窄。

 

將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

 

盯著大學室友發來的近照及新近購買的愛車照片,王麗很羨慕。

 

同樣身為廣告人員,同樣工作3年有余,同樣月入5000元左右,看看人家的愛車,再看看自己3年來存折上一頁頁的支出項目,王麗感慨萬千。

 

“出差、開會、會見客戶……每天的工作都那么忙,哪有時間和精力再去打理自己的‘家當’。”這是王麗為自己積攢不下財富總結的原因。

 

有關人士建議這些白領,要把自己的錢分成幾份,一份存起來,旱澇保收;一份用于保險,為將來做準備;一份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資,可能會有高回報;一份貸款購房,為自己留一份固定資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