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賣難買貴”為哪般——破解蔬菜價格困局

2011-12-01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一邊是大白菜收購價跌至每斤不到1毛錢,生姜、大蒜價格雙雙跌破成本線,另一邊是到達消費者手中的菜價雖有下跌但幅度卻沒有這么大。

    從去年的行情看漲,到今年的不斷下跌,是什么原因導致菜價頻坐“過山車”?如何在產銷之間尋找利益平衡點?近日,新華社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和市場進行了調研采訪。

    “種菜賠、買菜貴”

    11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一處攤位上,經銷商肖霞守在卡車旁,成噸的白菜整齊地碼放在車上。“早上4點多就送過來了,行情好的時候五點半就賣光了。可現在都十二點多了,還剩這一車呢。”

    肖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白菜收購價七八毛,今年收購價掉到了7分,往外賣才1毛3。全年算下來,保個本就不錯了。

    白菜價跌受損最重的還是靠天吃飯的菜農。山東肥城市王莊鎮海子村菜農王敬振告訴記者,一畝白菜如果按現在的收購價6分算,只能賣到400多元。而一畝地化肥要300多元,種子和澆水還得120元左右,等于今年種白菜白忙活了。

    白菜的“過山車”行情并非個案。記者在“中國生姜之鄉”山東萊蕪市、“中國大蒜之鄉”山東金鄉縣了解到,在去年價格暴漲的帶動下,今年種植面積大增,豐產使市場供過于求,目前生姜、大蒜的批發價也已跌破成本線。

    菜價下跌,消費者是否感到菜價便宜了呢?連日來,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個菜市場、超市后發現,盡管近期批發價暴跌,但零售加價率仍在1倍以上,如大白菜在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批發價為0.18元/斤,在市內的和平門菜市場、沃爾瑪超市里,零售價卻高達0.4元/斤和0.5元/斤。

  多重因素致“賣難買貴”

    蔬菜“賣難買貴”現象似成頑疾。與往常相比,今年蔬菜價格的波動尤為頻繁。記者調查發現,缺乏公共信息監測和預警、小農戶分散經營、快速城鎮化推高零售成本等因素,是導致菜價坐“過山車”和零售價格高啟的根本原因。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九說,近些年頻繁出現的菜價坐“過山車”“賣難”問題,根本原因在于供需信息的不對稱即無序生產。蔬菜等農產品的“賣難”只是一個開始,持續下去未來就可能出現“買難”的情況。

    “農民種菜沒有方向,去年看韓國泡菜危機啥的,價漲起來了,1斤白菜的價格都達到了1元錢,就都種白菜,價格就下來了。”肖霞說。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認為,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運輸、零售等各個環節都極度分散,并且都處于微利的狀況,生產方式和流通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夠進而把大量的效率浪費掉了。

    業內人士指出,農產品價格上漲存在“最后一公里”現象。目前中國大中城市的蔬菜供應,90%左右都要通過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這些市場基本上由企業投資并經營,為了收回投資并獲得利潤,只能采取收取高額進場費、攤位費、交易費等辦法,這是導致菜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農民在城市生活要付出高額成本也推高了菜價。據北京市新發地批發市場一位攤主介紹,近幾年,市場附近普通生活用房的租金已經由300元漲到1500元以上。此外,在城市吃飯、看病都要花錢,子女上學還要交借讀、贊助費,這些成本都要攤到菜價中去。    

    多措并舉破困局

    突破“賣難買貴”困局,必須采取標本兼治的辦法。政府要在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方面做大量工作,加強生產和流通體制改革。

    戴中九建議,盡快建立起全國性的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解決信息溝通難的問題。此外,可以借鑒美國和法國的做法,以政府買地置房建立的市場為主,建設公益性的社區菜市場和批發市場,并以免所得稅的方式向外廉價出租。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信息部經理劉通認為,農民要避免盲目跟風種植。因供需關系引起種子價格上漲,農民在這個時候就要謹慎選擇,從源頭上把握總體種植的種類態勢。

    “日本農協的運作方式值得中國借鑒。”范劍平說,日本農協對會員基本實行訂單農業,即農民在農作物種植之前就知道可以賣多少錢,產品在哪個超市銷售等信息。這樣就保障了產品的高質量和價格平穩。

    農業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破解農民賣菜難,關鍵是要大力發展合作社,將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盡快轉為有組織、有規模的經營,實現大生產、大流通。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認為,蔬菜的生產周期短,又不好儲存,問題解決起來難度大。可以考慮建立類似生豬保險的蔬菜生產保險,國家給予保險公司一定補貼,以減少農民的損失。

    破解“賣難買貴”困局,政府部門正在行動。10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業生產基地直接對接,鼓勵有序設立周末直銷菜市場、早晚市等臨時攤點。健全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的農產品信息網絡,完善儲備調運制度。增加財政投入,通過投資入股、產權回購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菜市場。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