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消融,土地變得松軟,正是植樹的好時候。密云水庫下游,8000余畝平原森林正在緊張營造。
日前,記者到密云縣西統路兩側的植樹現場探訪,遠遠就看到一輛十幾米高的大吊車矗立在工地上。
種樹,又不是蓋樓房,怎么還要大吊車上場?湊近一看才知道,這個鐵臂巨人其實是園林綠化部門請來的臨時搬運工,專門負責把一棵棵帶土坨的油松苗從車上搬運到挖好的樹坑里。
“別看這油松個兒不高,重量可不少!為保水,個個都帶著1立方米的土坨,連苗帶土,一棵足有七八百斤重!”現場作業的綠化工人老張告訴記者,這樣一棵苗,三五個人都抬不動,用吊車最省事。
不遠處,幾輛黃色的挖掘機也正張牙舞爪,忙得挺歡實。“這是挖樹坑的好手!”駕駛員輕推操縱桿,挖掘機伸出大手,一把從地里撓出一個1米多深的土坑,緊跟著又是三撓兩撓,一個合格的樹坑兩分鐘就成了形。
“栽樹、挖樹坑,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北京春季短暫,必須要想辦法提高效率。”負責現場指揮的密云縣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劉曉東告訴記者,全縣今年要實施8186畝平原造林,其中絕大部分都要在5月底之前完成,可謂時不我待。“所有施工地塊都由大型機械開路,全力推進。”
從劉曉東隨身攜帶的造林規劃圖上,記者看到,這8000余畝平原森林都分布在密云水庫下游的平原地區,涉及河南寨、巨各莊、穆家峪、十里堡、溪翁莊、西田各莊等六個鎮,恰似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綠綢帶,簇擁著密云水庫。
“這次造林,對涵養密云的地下水源將大有裨益。”劉曉東介紹,作為密云水庫的所在地,密云全縣2/3以上的區域都是水源保護區,大面積的營造森林可以更好地存留地下水。同時,密云水庫下游地區,也是北京水源八廠的水源地,“凈化了地下水,輸送給京城百姓的飲用水也更優質。”
密云是水源保護地,同時也是市民喜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這次平原造林,還會給密云縣旅游增添不少亮色。
“京承高速路、110國道、還有京承高速路的聯絡線西統路,都是市民朋友到密云旅游經常走的幾條路,兩側的綠化帶全部要加寬加厚,有條件的地方要達到200米,相當于種50排樹。”密云縣園林綠化局局長李長春介紹,和以往的道路綠化不同,除了當家的毛白楊,還會搭配元寶楓、白蠟、欒樹等高大彩色樹種,樹下還要種植二月蘭、野花組合、野牛草等花卉和地被植物,“你就瞧吧,從4月份開始,一直到11月底,這路兩邊不是有花兒,就是有彩葉,顏色非常豐富!”
位于密云與懷柔交界、昔日北京的五大風沙口之一——大沙河,也是這次平原造林的重點區域。“大沙河干涸了20多年,過去風沙肆虐,后來經過幾年的治理,也建設了一些林帶。”李長春介紹,在原有林帶的基礎上,今年,大沙河地區將再造2200多畝景觀生態林,“這片荒沙地,將成為市民的郊野公園。”
還有潮河、白河、京密引水渠……春風里,一道道綠帶、綠廊將拔地而起,密云將更顯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