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京郊小村恢復“鳥節”習俗保生態

2013-03-0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當街支起5口大鍋,燉酸菜豆腐,做白菜炒肉,蒸米飯,全村100來口人端著飯碗站在街頭一起吃。吃飯前,還要在墻頭、路邊撒些飯粒喂鳥。25日(正月十六),延慶縣珍珠泉鄉水泉子村第五屆“鳥節”如期舉辦。

    早上9時,村民就開始在街頭支起大鐵鍋,做著聚餐前的準備。留守村里的100多位村民都走出家門,燒柴的燒柴,挑水的挑水,切菜的切菜,跟著一起忙活。老人們聊著天,小孩們歡快地繞前跑后。中午,雖然天氣寒冷,村民們還是端著碗站在街頭吃飯,大家說說笑笑,心里暖意融融。

    據介紹,“鳥節”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時候,一位仙女偷偷把谷種送給水泉子村村民,因此觸犯了天條,被貶為布谷鳥。從那以后,每年正月十六,村民就撒飯粒喂鳥以感謝仙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一傳統因文革而中斷。2009年,一位村民提議,現在村里的人越來越少,年味越來越淡,恢復“鳥節”,給大家提供一個聯絡感情、傳承傳統的機會。當年,水泉子村恢復了辦“鳥節”的習俗。現在,“鳥節”已成為村民們愛護生態、自我教育的載體。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