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片的紫薯地里,蓖麻、牽牛花、薄荷等“雜草”自由茁壯地生長著,絲毫不擔心被除掉。這是記者近日在延慶縣井莊鎮艾官營村南的“山間別薯”生態農場看到的奇特一幕。原來,中國農業大學正在這里開展植物趨避課題研究,不使用農藥,靠這些散發著怪味的“雜草”把害蟲全都趕走,農場也因此實現了有機種植。
“山間別薯”生態農場成立于2009年,占地450多畝,主園區種植紫薯100畝,此外還有花卉、雜糧、中草藥、蔬菜四大景觀作物示范區80畝,共有作物400多個品種,是市級景觀作物示范基地。今年,為豐富示范基地內容,“山間別薯”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開展植物趨避課題研究。
農場主人蘇文介紹,趨避植物是指那些能夠散發出令害蟲討厭的濃香或毒性物質的植物,它們可以阻礙或防止害蟲接近。在農場作物四周種植趨避植物,可以起到驅除害蟲的作用。在“山間別薯”里,每10畝地都要種上1畝趨避植物。這些人工種植的趨避植物主要有蓖麻、牽牛花、薄荷、藿香、除蟲菊、黃芪等。
在紫薯地的田埂上,就種了密密麻麻的蓖麻。“危害紫薯塊莖的地老虎和線蟲最怕蓖麻味兒。”蘇文摘了一片蓖麻葉拿給記者,果然有刺鼻的味道。在紫薯地周圍,還種了1.5米寬的薄荷,來隔離膩蟲、地老虎、線蟲和鉤蟲等害蟲。
種植趨避植物要占用土地面積,會不會影響產量?
“我們的土豆京薯6號已陸續成熟,從采挖的果實來看,一畝地最多也就一個生蟲子,以前一畝地可是要出一斤的壞土豆。這都要感謝農場里的‘雜草’。”蘇文說,種植趨避植物不但不會減產,相反,不使用農藥,土豆的質量提高了,口感和味道也比以前好了,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而且,很多趨避植物本身是很好的藥材,也有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