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崔岱遠新書詳解“京范兒”

2013-10-0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打小兒在紫禁城邊兒南池子長大”的地道北京人崔岱遠繼之前大受好評的《京味兒》和《京味兒食足》之后又寫了第三本介紹北京的書《京范兒》。《京范兒》日前在老舍茶館進行了新書發布,書里寫了北京的五行八作、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寫了胡同、四合院、老街道,還有鮮為人知的紫禁城故事,還有提籠、架鳥、撂跤、聽戲的故事。

    崔岱遠告訴記者,他心中的“北京范兒”是一種北京人特有的氣質:“地道的京范兒到底是什么?一兩句話我還真說不清。很多人心目中的那種風格,那種氣質,那種神采大概形成于清末到民國這段時間里,然后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樣子。”崔岱遠的回憶里,那時候的人們還到副食店去打芝麻醬,家里煤球爐子上的水壺還“呱啦呱啦”地開著;那時候登上鐘樓,還能看到結構清晰的胡同群落,筒子河畔還能聽到清亮透徹的胡琴兒聲。“如今,那種生活方式基本已經消失,那些胡同和四合院大多已經拆了,唯有幸存在北京人嘴邊兒的京腔京韻還在。”崔岱遠感慨。而他的朋友也向他感嘆:“我小的時候,這一片安靜著呢。現在可好,不分白天黑價,擠滿了旅游的。就感覺吧,當初的味兒變了”。

    香港美食作家歐陽應霽也來到了現場,作為一個香港人講了不少自己對于北京美食的記憶。在主持人的逼問下,他說其實自己最愛的小吃是豆汁兒,來北京時早晨五點就起床,去磁器口排隊買豆汁兒。“我認識崔岱遠以后他告訴我,其實最地道的北京人不是早晨吃豆汁兒的,應該是下午吃。”崔岱遠說,“所以你看,真的只有他們才最懂北京。”

    而相聲演員徐德亮也在新書發布會上說:你說我算不算北京人,我父母都不是北京人,其實我也就是個二代北京人而已。但是北京文化最牛的就是包容,其實你來北京十年,就覺得自己是北京人了。但是太奇怪了,現在在北京,京味兒是個很珍稀的東西,所以這本原汁原味的書也特別珍貴。”

    崔岱遠說在寫書過程中,得到不少老北京人的慷慨幫助:“中國書店馬建農先生掰開揉碎地給我講解古舊書行,故宮的秦明先生帶我實地考察御花園那塊琴磚,中華茶人協會的耿海先生陪我采訪茶莊老店員。”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