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內一組乾隆時期的古建——云繪樓、清音閣昨天(13日)開始試運行,將免費向游客開放。
距離陶然亭公園南門不遠處,有一座江南風格的小巧建筑,這就是云繪樓。該樓與清音閣相通,為一組建筑,平面呈“L”形。云繪樓共三層,坐西朝東,與陶然亭對景;清音閣坐南朝北,與公園北岸抱冰堂遙遙相望,雙層游廊自云繪樓北和清音閣東伸出,分別交于一座復式套方亭。
據介紹,這組規模并不宏大的建筑,出身“皇族”。云繪樓、清音閣原是坐落于皇家園林西苑三海之一南海東岸的一組建筑,于1954年遷至陶然亭公 園武家窯遺址重建。據史料記載,清音閣建于乾隆十六年至二十二年之間,云繪樓與清音閣上下相連,也應為同期建造。當時,這里是供皇帝太液池觀景賞月、習 書、繪畫、彈琴、娛樂消遣之用的近水樓閣。
據公園工作人員回憶,當年這組建筑“搬”至此時,一磚一瓦、一石一木全部帶有編號,因此復建時也是重新“拼插”完成的。
作為市公園管理中心承辦的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云繪樓、清音閣昨天開始試運行,舉辦陳設展。該展覽自去年3月開始籌備,最終依據《清代 中南海檔案》及專家建議,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仿制清宮家具、字畫及宮廷建筑內部裝飾的展覽形式,首次恢復清代云繪樓、清音閣的內部陳設。
據悉,今年11家市屬公園將免費開放10處古院落,此前已經開放的有陶然亭公園慈悲庵、香山公園致遠齋。7月至11月間,市屬公園中每個月都會有古院落向公眾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