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位于琉璃廠附近的安徽會館明年將進行全面修繕。安徽會館始建于清代中后期,是北京400多家會館中唯一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修繕后的安徽會館“會更有利于參觀和使用”。
安徽會館1871年由李鴻章兄弟籌資修建,是北京京劇的發祥地,至今保存著“三慶班”1886年的演出戲單,還有著名戲劇大師洪昇極負盛名 的《長生殿》首演劇照。安徽會館在中國近代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不僅是當年以李鴻章為首的淮軍集團議事的地方,也是后來戊戌維新運動中強學會所在 地,因此有“京師第一會館”之稱。會館內的大戲樓與正乙祠、湖廣會館、陽平會館戲樓合稱為京城“四大民間戲樓”,蜚聲海內外。
安徽會館2013年底完成局部修繕,2014年起接受游客預約參觀(如圖),當年的“椿樹杯”票友大賽就在老會館進行。但是,由于安徽會館 位于胡同群的深處,與民房只有一墻之隔,沒有停車場,沒有疏散通道,不具有承接商業演出的條件,因此這里也是“四大戲樓”中唯一沒有正式啟用的戲樓。會館 平時只能接待市民有組織的預約,而參觀的市民也需要簽訂文物保護承諾書。這也是本市文保單位首次要求參觀者簽署文保承諾書。
會館所在地西城區椿樹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徽會館明年將啟動全面修繕,目的是為了“更有利于參觀和使用”。修繕完成后,安徽會館不再實施預約參觀,而是向社會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