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生態(tài)資源 > 正文

北京:北運河延芳淀濕地建設明春將正式動工

2016-12-0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歷史上曾為皇家狩獵之地 凌亂河灘將變?yōu)?480公頃濕地水泊 

    明年起,水草豐茂、魚游鳥翔的濕地畫卷將在通州東南徐徐展開。記者昨天(4日)從市水務局獲悉,北運河延芳淀濕地建設已于近日完成設計,明春將正式動工。

    延芳淀濕地歷史上曾為皇家狩獵之地,元代后漸漸消失。此次重建后,凌亂的河灘將變?yōu)?480公頃的濕地水泊,并承擔蓄洪、凈化河水的功能。

    復原后比倆奧森還大

    延芳淀濕地沿北運河而建,北起榆林莊閘,南至北京市界,呈帶狀延伸,全長約12公里,最寬處能達到3公里。記者在規(guī)劃圖中看到,濕地主體在漷縣鎮(zhèn),也恰是北運河“九曲十八彎”的下游河段。

    “它的規(guī)劃面積是1480公頃,比兩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還大。”市水利規(guī)劃設計院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在通州區(qū)的11個規(guī)劃濕地中,延芳淀面積位列第二,僅次于1600公頃的東南郊濕地。

    古韻延芳淀,澤國任鳥飛。“延芳淀”三字頗有古韻,實則亦有千年歷史。

    通州位于九河下梢,東南部的漷縣鎮(zhèn)又是全市地勢最低的地區(qū),海拔僅20米,易儲水成湖。據(jù)考證,遼代就已經(jīng)有方圓百里的延芳淀濕地,每到春秋兩季,“水鳥億萬成群”。

    當時的延芳淀是皇家狩獵之地,《遼史·地理志》和明代出版的《燕山叢錄》都曾描寫遼代皇家貴胄到延芳淀打獵的情景。漷縣于遼代正式設縣,漷的本義即“四面環(huán)水的城郭”。也就是說,如今的漷縣鎮(zhèn)正得名于延芳淀濕地。

    此次重建,還將恢復古時的碼頭遺跡,讓延芳淀在波光中蕩漾出通州古韻。

每天凈化55萬立方米河水

    隨著設計方案的最終敲定,明年開春,延芳淀濕地將正式啟動建設。

    千年舊景重現(xiàn)京東南,但延芳淀絕不僅是用于賞玩的濕地湖泊,也是北運河上重要的凈化器和蓄洪池。

    “北運河流至榆林莊閘,將在濕地外的沉淀區(qū)稍作預處理。”建設方北控水務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延芳淀濕地的海拔比北運河高2米左右,預處理后的河水須經(jīng)泵站提升,方能流入南側(cè)的濕地。

    河水依次流經(jīng)表流濕地、潛流濕地,轉(zhuǎn)了整整一圈兒后,再憑借原本的地勢高差,自流回北運河河道中。濕地中的植物、微生物,以及野鴨、游魚等動物,會把河水中的懸浮物和氮、磷等有機物一一吞噬,化河水為清流。

    據(jù)測算,延芳淀濕地每天可凈化55萬立方米河水,出水水質(zhì)達到地表四類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清澈見底”。

    延芳淀濕地開挖后,還將新增37萬立方米蓄水量,可抵擋20年一遇暴雨。滾滾而下的洪流可以暫時存蓄在濕地中,避免一股腦傾瀉而下,沖毀下游河道,造成漫溢。

    此外,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也與延芳淀濕地建設同步推進。通過擴挖河道、疏浚清淤,將北運河北關(guān)閘-榆林莊閘河段的行洪能力提升至100年一遇,榆林莊至市界則為50年一遇。

 彩色水植將作“格子畫”

    如今的北運河榆林莊閘下游,是一片少水的亂石河灘。設計方案顯示,延芳淀濕地建成后,這片河灘將變?yōu)楸砹鳚竦氐囊徊糠,并繪上“蒙德里安格子畫”。

    潑彩河灘,顏料自然是各色水生植物。

    香蒲翠綠,蘆葦灰褐,慈姑純白,嫩黃色的是菖蒲,紅烈烈的是美人蕉,紫色的則是千屈菜。念出這些植物的名字,仿佛已唇齒留香。

    據(jù)介紹,延芳淀濕地的景觀設計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里安的格子畫為靈感,把灘涂劃分為大大小小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每個板塊種植一種水生植物。色彩交織,錯落有致。

    “建成后,延芳淀濕地既有大片的清澈水面、茂盛蔥郁的水上森林,又有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河邊灘涂。”負責設計的工作人員說。

    此外,延芳淀濕地建成后,將與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奧體公園、運河文化廣場依次相接,構(gòu)成一條自西北至東南,斜穿通州的濕地森林帶。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quán),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guān)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