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北京:千頃濕地公園群補北郊空白

2016-12-2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圖為沙河水庫現狀。

        蘆葦飄蕩,沙鷗翔集,未來5年,四處總面積1050公頃的濕地公園將在昌平區建成。目前,面積最大的沙河水庫濕地公園已經啟動方案設計。這是昨天(21日)記者從昌平區“兩會”上了解到的。

        “昌 平濱河森林公園、郊野公園等加起來有28個,但濕地公園還是個空白。”昌平區園林綠化局局長茅江介紹,這次規劃建設的4處濕地公園,分布在沙河水庫、溫榆 河、昌平西部地區以及清河入口處,分別為500公頃、300公頃、200公頃和50公頃,總建設面積達1050公頃。

        占地500公頃的沙河水庫濕地公園,大約相當于四分之三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大小,總投資預計在10億元。“沙河水庫濕地公園的設計方案已經五易其稿,方案報市發改委審批通過后即啟動建設。”茅江介紹。

        沙 河水庫、溫榆河、清河入口處濕地均依托現有河道、水面建設;昌平西部地區濕地,分布在陽坊、南口以西地區。歷史上,昌平西部因為大量采挖砂石,形成了連綿 成片的沙坑。這幾年通過平原造林工程,絕大部分沙坑已披綠。西部濕地公園將依托現有的新造林和自然形成的坑塘水面,打造景觀。

        水清岸綠的濕地風光,離不開干凈、清潔的水體。據介紹,濕地公園建設絕不開采地下水,景觀水面主要來自于河道和水廠再生水。但目前河道水質還不盡如人意。以溫榆河為例,因為存在污水直排等問題,部分河段污染還較為嚴重。

        “如 果還是臟河、臭河,建濕地公園不現實。”昌平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昌平區的水污染溯源調查和不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作已經啟動,力爭到2018年年 底,北沙河、南沙河、溫榆河的昌平段水質基本達標。污水收集和再生水管網建設也在逐年推動,預計明年年內,溫榆河以南地區污水全部接入市級管網,“烏龍” 入河的現象將在源頭上遏制。同時還將啟動沙河水庫的水質改善工程,以及水庫周邊的環境治理工程,促進下游溫榆河水質的提升。

        4處濕地公園將在“十三五”期間全部建成。按照初步規劃,均是郊野風格的大型開放游憩場所。4處公園形成京北濕地公園群,除觀光休閑,還有科普教育、濕地研究、調節小氣候等多種功能。

        明年,昌平區還將繼續推進京北通風廊道建設。這條廊道是北京市5條一級通風廊道之一。范圍是從奧體公園往北,經過東小口森林公園、半塔郊野公園、太平郊野公園,最終到達溫榆河,全線11公里,最寬處達2.5公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