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由平谷獲悉,作為長城文化帶的一個重要組團,也是北京唯一未對外開放過長城段的區,平谷紅石門長城段保護規劃正式完成,平谷將推進對這一段長城段的修繕工作。另外,該長城段目前正在做景區立項,未來有望對外開放。
長城文化帶四大組團之一
平谷紅石門段完成規劃招投標
作為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內容之一,打造北京三個文化帶工作正在持 續推進中。其中,長城文化帶的建設工作有了實際進展。由市文物局確定的長城文化帶四大組團來看,包括平谷紅石門段、密云的古北口段、懷柔的箭扣長城段,以 及昌平的南口長城段,都是近幾年打造和保護的重點。
去年,懷柔箭扣長城段率先啟動大修,一期工程在今年7月宣告結束。據 悉,日前箭扣長城新一期修繕工程也將啟動。除了率先啟動的箭扣長城段這一組團的修繕工作之外,平谷紅石門長城段也有新的進展。據悉,平谷區紅石門長城段的 保護規劃工作,日前已經完成招投標。
在確定為長城文化帶組團之前,紅石門長城段曾經歷過兩次修繕工作,對 紅石門長城段的敵臺及墻體進行過局部補砌、地面封固、搶險加固等保護工作,但是由于平谷長城段及周邊環境設施一直未達開放標準,仍需進一步加強保護修繕工 作。因此,平谷長城保護規劃的編制,也意味著將要對長城文化帶的紅石門段組團進行全面大修。
明長城起點
“一腳踏三省”
平谷境內的長城,為明代在北齊長城基礎上所修建,全長48.52公 里,分布在燕山山脈上,為東南至西北走向,東起天津市薊縣、河北省興隆縣和北京市平谷區三省市交界處最高峰大松木頂,北至興隆、密云和平谷交界處的北水峪 掛弓嶺。在平谷境內,共跨越金海湖鎮、黃松峪鄉、南獨樂河鎮、山東莊鎮、熊兒寨鄉和鎮羅營鎮等6個鄉鎮19個自然村。
從歷史照片上來看,平谷長城段在一整片的青峰翠巒中,以古樸雄渾之勢無限向西北方延伸,在崇山峻嶺之巔蜿蜒曲折,騰挪伏躍,勾勒著群山的輪廓,一眼望不到盡頭,沿途經過天云山風景區、石林峽風景區、大峽谷風景區等多個平谷重點景區。
作為長城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谷長城段鮮明獨特且意義特殊。平谷長城段是明代長城進入北京的起點,其中位于金海湖鎮紅石門村紅石門長城段,地處平谷和河北興隆縣、天津薊縣的交界處,是北京唯一一段“一腳踏三省”的長城段。
在紅石門長城段的山頂上,從1996年開始就立著的一座 “三界碑”,見證了這段長城“京津冀”的特殊屬性。碑石是由水泥塑成的三棱柱,每一面都有碑文,分別寫有北京、天津、河北二字,其下分別寫著 “111213Ⅰ/國務院/1996”字樣。此處正是北京平谷、天津薊縣和河北興隆三省市交界處的最高峰——大松木頂,也是萬里長城進入北京最東端的起點 ——紅石門長城1號敵臺, 現僅存基座。
歷史破壞嚴重
平谷長城從未對外開放
雖然是明長城進入北京段的起點,且地理位置特殊、沿途風景旖旎,但是 平谷長城從未對外開放,平谷也成為北京唯一未對外開放過長城的區。據介紹,原因是由于年代久遠,又地處荒山野嶺,平谷的長城受自然損毀非常嚴重,大部分墻 體坍塌、亂石堆砌、雜草叢生、輪廓不清,不適合野外攀爬。
2014年-2015年期間,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平谷區對紅石 門長城段進行過修繕。2014年時,對紅石門1—5號敵臺及1010米長城段墻體進行搶險修繕;2015年,對紅石門和彰作5至17號敵臺及4039米長 城段墻體進行搶險修繕。為保證真實性、完整性和滄桑古樸的歷史風貌,修繕時墻石大多就地取材,材料主要靠騾馬馱上山。
“目前的情況是這樣,紅石門已經搶險加固5000多米,平谷所有段現已經修繕1萬余米。按照國家文物局的批示,只做搶險,不做墻體恢復。另外,全線都會立長城標志碑和說明碑,紅石門段目前已經做完,其他段陸續都得做”,秦自強表示。
平谷計劃做景區立項
未來有望對外開放
“十三五”時期,北京明確將打造北部的長城文化帶。作為北京市長城文 化帶四個組團之一,平谷紅石門至將軍關長城段,也將成為今明兩年平谷區的一項重點工作。據平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平谷區在紅石門和將軍關長城文物保護 上將進一步加大力度,目前區政府正在統籌協調區發改委、旅游委、市政管委、國土等部門的資源優勢,做這一段長城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
據了解,紅石門長城的文物保護規劃在與中標單位北京建工建筑設計研究院簽署合同后,將開始編制。另外,平谷區計劃將紅石門長城打造成紅石門景區,區發改委正在立項。未來,這一從未對外開放過長城的區,也有望向市民開放重點長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