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婚姻家庭 > 正文

3種病態婚姻很難長久

日期:2015-05-20  來源:鳳凰時尚
[字體: ]

導語:婚姻是由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組成。這兩個人組成的婚姻非一般意義上的1+1=2。大多數婚姻的不幸,并不 像人們說的婚姻這東西太復雜了,而是婚姻里的人太復雜。人的復雜,又主要復雜在人的性格結構。心理學把配偶類型分為成熟型和病理型,所謂病理型配偶類型, 是指婚姻中的角色具有人格缺陷的配偶類型。眾多充滿矛盾痛苦的婚姻,實際上就是那些病理性配偶類型的婚姻,我們常見到的有這樣三種配對:

3種“病理性配偶”如何相處(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1、幼稚型配對:兩滴水的關系

把配偶類型用“兩滴水”來形容,不是說他們的感情柔情似水或是富有包容性,而是指他們婚姻關系的性質,是一種完全重疊、高度融合、1+1=0的共生關系。配偶的神經癥個性,多半是兩個依賴性人格,或者一個是依賴性人格,另一個是自戀性人格。

他 們的婚姻生活從表面上看,彼此相互依戀、關心對方、照顧對方,誰也離不開誰。從內心深處,他們的情感感受是一種類似于母親與嬰兒之間的共生狀態。配偶似乎 在補償嬰幼兒時的情感饑渴,或是在重復嬰兒時對母親的依戀。如果配偶分開,他們內心會產生極度的空虛、無助和不安。就像嬰兒離開母親時經歷的一種分離焦 慮。

一般情況下,戀愛和婚姻初期,配偶都會經歷一個甜蜜共生階段。不過,人需要成長,婚姻需要發展,不可能總是停留在共生階段。正常的婚 姻度過了“共生”期,應該向彼此尊重個性的“個體化”期發展。但是對于有神經性人格障礙的配偶,他們是按理想自我去操縱他們的婚姻關系的。因此,婚姻不 久,他們會逐漸發覺配偶不再像過去那樣給我甜蜜幸福。當受騙的感覺應運而生時,失望會轉為憤怒,便開始用冷戰、嫉妒、跟蹤、拒斥等方式向對方攻擊。例如, 用討好的方式讓對方服從自己的意思;用失落、受傷害的樣子來激起對方的負疚感;以采取怒氣與指控來迫使對方就犯;也可裝出看破紅塵、無所事事的樣子來削弱 對方的控制欲等等。這樣的幼稚型配對,注定會從幻想的依戀共生,走向痛苦的敵對依附或分裂。

  對幼稚型配偶的治療:認識自己,建立關系中的心理邊界,允許伴侶成長為他(她)自己。

2、沖突型配對:兩只刺猬的關系

兩個“刺猬”的配偶,是可愛又可恨的一對。他們的婚姻戲劇性地演繹著“兩個人抱在一起好疼,分開后又好痛”的鬧劇。

沖突型配偶,可以是多種類型的神經癥個性的人。比如,是敏感性(也叫缺乏自信性)人格與敏感性人格,或是癔癥人格與偏執性人格,或是強迫性人格與操控性人格等男女的配對。這樣一些婚姻的結構是1+1=-2,兩個人既離不得也見不得,“交戰”結果是兩敗俱傷。

用 兩個刺猬來形容配偶,不僅是指他們表面上的愛吵鬧、愛打架,還指他們交往互動的背后具有很強的防御心理。看上去他們是很有個性的人,常顯示出雄心、率真、 張揚、或是執著、強悍。其實,他們是最容易受傷害的一類。在他們另類的脾氣下,掩藏有一顆孤傲而脆弱的心。比如敏感性人格障礙的人,因為幼時導致的內心不 安全而嚴重缺乏自信,形成的主導情緒是多愁善感。這種人進入婚姻后,會強烈地依戀配偶一方的感情,配偶稍有分開,就會有寂寞、被拋棄感。因此,他們最害怕 的是離異。此類性格的人,常有情感淤積儲留、缺乏情感傳導能力,加之他們經常表現出敏感多疑、“忍氣吞聲”又難以傾吐,極易誤會對方的言行而產生不信任 感,有時又會出現強烈的情感爆發。因此有人說,敏感性人格具有衰弱的結構和強硬的“刺”。其實,前面提到的幾種神經癥性人格,都有這種特點。

他 們婚姻生活的模式通常是:一個釘子一個板,針尖對麥芒。為了捍衛各自正確的價值觀和純潔的尊嚴,他們決不會向對方低下高貴的頭顱;為了保護各自那顆柔弱的 心靈,只要來自對方哪怕是無意的拒絕或忽視,他們會敏銳地豎起身上強硬的“刺”以防衛自己受傷害。每當沖突時刻,各自的敵意便會浮現,隱約地或公然地向對 方發起進攻,誰也不會輸給誰,這個世界誰也不怕誰。他們的交流與互動始終在彼此誤解、錯覺中進行。

他們的發展方向,要么是維持一種雖不穩定但還算滿意的婚姻:會習慣閑暇作戰,盡管傷痕累累,但他們意識到婚姻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口角之戰的敵意與失 望。要么是陷入一種既不穩定又不滿意的婚姻:雙方疲憊于他們的口角之戰,深感不幸,但他們又不愿或不能予以改變。由于他們的性格缺陷和神經癥心理需求,決 定了他們必須將敵意外泄,這是他們排除因焦慮和挫折而造成的痛苦的一種方法。敵意外泄對他們來說,只有在婚姻關系里才是最安全的。他們在其互相敵對之中得 到某種程度的舒暢感,因為這種處境使雙方都能把自己不快樂的責任移置于對方身上。有時,正是因為這樣的好處而相互接近。但這種相互敵視,使雙方的注意力集 中在己身之外,從而無需求自己改變。

此類婚姻最暗淡的前途是:無奈在受苦的關系里。兩人都潛意識地明白對方,很擅長地用表明挫折的加班、 酗酒、害病、性冷淡等非語言方式來表達對婚姻的不滿。但他們不會再去揭穿,而保持著關系的不痛不癢,斗爭陷入持久冷戰。剩下的只有他們對孩子的感情是相同 的。不過,這會締造新一代神經癥個性的人,甚至會“培育”出一個典型的神經癥患者。

  刺猬關系的配偶,改善婚姻的最重要的原則是:協商距離。只要他們明白了其差異并不像黑和白那樣分明,一切妥協都是可能的。

  3、虐待型配對:周瑜與黃蓋的關系

婚姻現實中,有不少是充滿身體或精神虐待的婚姻。這里用周瑜與黃蓋來比喻配偶關系,只是想取意“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本身。因為歷史上,周瑜與黃蓋愿打愿挨的故事,他們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共謀行為,而夫妻倆的愿打愿挨,他們是有深層動機的潛意識行為。

虐待型配偶,多屬于依賴性人格與自負報復性人格,或是操控性人格與抑郁性人格等類型的人的結合。或者說,他們是有著施虐與受虐人格基礎的人。他們的婚姻關系,有時是1+1=0,有時是1+1=-2,結構形態是一種互補、搭檔、依附共生的配對。

在 婚姻里,施虐與受虐的表現形式是顯而易見的。不管配偶之間是身體上的暴力虐待,還是精神上的冷虐待,抑或是性生活上的虐待狂,只要他們的關系不因虐待(或 暴力)而解散,他們的施虐與受虐就會成為相互依存的共生關系。施虐者是外顯的虐待狂,受虐者也是虐待狂,只不過是內向的以受虐而達到操控施虐者。

虐 待型的配對,是一種共生結合的被動形式跟主動形式,二者在結合中均喪失了自我。共生的被動形式為屬從,角色是受虐狂。受虐狂之所以能承受虐待,是他個性結 構中的衰弱和心理上的無能感所致。只要有關系存在,他就無須做出決斷、無須擔當風險,他只能依附而生。如果通過受虐而牽制了對方,那么他起碼實現了免除分 離焦慮(原始的不安全感)的愿望;如果通過受虐而獲得了對方的關愛,那便是受虐者最大的收獲和被愛的滿足。

共 生的主動形式是支配,角色是施虐狂。施虐狂的內心也是極其脆弱而空虛的,但他早已立下了“要擁有不可侵犯的優越地位”的雄心。因此他必須強制他人成為自己 的一部分。他通過施虐把對象納入自身內而擴張自己;通過發號施令、無情盤剝、侮辱傷害而使受虐者惟命是從,以此來消除孤獨、獲得內心強大的感覺。

施虐狂與受虐狂之間,雖有不少差異,但心理狀態有共性:存在強烈的依賴性,都必須依附對象。“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正反映出他們心底深處各有所需、各有所欲。如果是在性關系上的施虐狂與受虐狂,他們可算得上是“痛并快樂著”的配對。

以上三種病理型配偶,說明了人的性格類型對婚姻關系所構成的致病作用。但如果在沖突中的夫妻,愿意為解決沖突而停戰、愿意為改善關系而達成婚姻盟約,那么,影響婚姻的神經癥個性,就可望在協商的關系里,獲得修整與改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