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寫過一篇有關“晝顏”的文章,引起了不少網友,尤其是女性網友的反應。其中有一個女網友告訴我,她自己的故事就是一個中國版本的“晝顏”。
婚外戀讓我成了“晝顏女人”也讓我重獲新生(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婚后的我像一朵枯萎的花
她說,自己曾經是個愛情至上者,很早結婚,老公是農村出來的,很不容易,混的不錯,結婚后,她全力支持老公,最后辭職做了全職太太。他掙錢,她管家,老公感覺很好,不想讓她接觸外面。
那段時間,幾乎所有的家務、孩子、老人、都靠她來張羅,炎熱的夏天,她一手打傘,一手抱孩子,還提著菜,旁人見了,眼淚都要落下來的那種。
她曾經是同學里最漂亮的女孩,可婚后,她自己感覺一朵慢慢枯萎的花。
她說,老公很負責任,但是太忙,從小很苦,也不會表達感情,就是農村人過日子,包括生活習慣,完全不同,思維方式也是簡單直接。而她卻是一個十足的文藝青年,老公時常對她諷刺挖苦,包括她看書,她寫作的習慣。
孩子三歲時,她開始尋找工作了,老公卻不想讓她工作,還一直打擊她,總說她干什么都不行,后來她想,是不是自己太沒安全感了而異常的自卑?
有一次,朋友聚會,給她介紹新朋友,她居然怕的不行,在朋友的眼里,她已經完全不是以前的她了,惹得那些曾經的朋友想扇她,希望能一巴掌扇醒她。
她說,夫妻間的性生活也不行,老公因為從小是寄養,一點不懂,粗暴簡單,結婚伊始,她早早的內分泌失調,身體垮了。
她承認自己也有毛病:依賴,而且很嚴重,從小她家里管的嚴,她聽父母的,聽老公的,沒有主見。想離婚,又不敢。
某天下雨,她走在路上,看到一個男人摟著女人打傘,男人把傘都傾到了女人那邊,自己淋著雨……看到這個畫面,她哭了一路。
遇到他我成了“晝顏女人”
轉折出現在她上網。
她認識了一個男人,一個有名有姓的媒體人,她從此成了“晝顏女人”。
他聽她傾訴,安慰她,那時她有自殺傾向了,抑郁,人也憔悴。那個男人完全可以找個比她好很多的。
后來,她和他在一起了,她說,或許那個人同情她吧,她抓住他就猶如抓住了一根幸福的救命草,死死不愿意放手……
和他在一起,讓她有了第一次性高潮,三十多歲了啊,她像睡醒了。
她感覺到了自己在開始改變,有了很多不同的變化:白天,她收拾家,晚上和那個人約會,形式很多,他給她介紹朋友,接觸更新鮮的人和事。
墜入熱戀的她,心情好多了,也不再想離婚了。那時,她對婚外情有了新的認識,她不想再回到那個黑暗里。
那個人鼓勵她,讓她做事,教她很多人情世故,她以前和老公一起,只要做好家務就行,老公不和她多說。她有了生機,有了愛的滋潤,變得越來越漂亮,這是除了他之外,任何人都給不了她的。
她說,和老公一起,自己是一個活死人,而那個男人,讓她感覺自己這么好,是個活人;還令她高興的是,原先測試抑郁指數很高,后來再去測試,居然正常了。
她說,她曾經在夜晚狂走,給他電話,老公很少在家吃飯,聯系也不多,但她相信老公,他們之間的婚姻依舊還在,她也似乎需要這段婚姻。
那個男人鼓勵她自我成長,她晚上開始看書學習,有任何事那個男人都可以幫她,尤其是精神上的,不得不說,那個人為她付出了很多心血,把她重新找了回來。
他說她是他的作品,因為她的善良,他不忍不管她;她也感恩他,她變化越來越好,后來居然自己做事,跑來跑去,一點不像全職時。雖然她有錢,他并沒有在錢上算計她,這也讓她更敬重他。
她依戀他,想一輩子在一起,而那個人極力勸阻她。整整三年時間,一千多個晝顏的日子,她脫胎換骨,終于某一天,他說,你可以自己走了,離開我,你會更好。
她婚姻就這樣度過了危機,因為不再哭,不再埋怨,因為感情有了寄托!她老公居然也變了!
她說,這三年比她三十年都值,她知道該如何做女人了,永遠不再黃臉婆。
她 告訴我說,她是真的開悟了,以后的日子得好好為自己活,和老公平淡生活;總結下來,她反而因為那個男人使自己婚姻挺過來了,那時,她只想逃跑,現在,她知 道自己也有責任,依賴。她對那個男人一生感恩。她說,那種情況,若遇到一個壞的男人,她就會完蛋了,那個家也一定會玩完的。
現在她很好,對于那段“晝顏”的過去,她不愿意再多說,今天,她的工作份順利,人也自信、活潑,開朗。感情也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認為男人是唯一。
奇怪的是,經歷那場“晝顏”,自己的桃花運反而是一直不斷,喜歡她的男人,都說在她的身上有一股足夠讓男人魂思夢想的味道……
她給我說了一句話:也許不是所有的婚外戀都是罪惡,其實我作為女人,要求的并不多,但女人要有要求的資本,完全的依賴,換不來幸福。
我說,你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晝顏》,她笑而不語。
當年結婚只是父母之命
第二天,她又給我補充了很多,講了她的家庭、童年、初戀,以及那個男人的原生家庭。
她說,她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母親是醫生,還有一個弟弟,小時候,父親經常夜不歸宿,而母親是那種很明顯在家里毫無地位的傳統的中國妻子,父親是部隊里的文職軍官,文筆很好,這也熏陶了她,她從小學四年級起,就開始讀中外名著。
16歲,她被父母送到一所寄宿制的女子學校,整個青春期沒有接觸男生,也不懂得早戀是個什么滋味,她說,這也為她以后的情感經歷埋下了敗筆,她遵照母親的意愿,考了上一所醫學院校,大學畢業成了某醫院的一名藥劑師。
21歲那年,她認識了表哥一個生意伙伴,比她大很多,是一個外地人,但這個叔叔輩的男人對她很溫柔體貼,對她很好,她的初戀就這樣開始了。
父母知道后堅決反對,說他是騙子,為了阻止,父母把她死鎖在房間,沒收她的手機,切斷她與外界的一切聯系,還找到表哥的公司,找到那個男人,硬是將他趕離那個城市。
為了斷了她的念想,父母還安排很多相親,而她不知道是為了賭氣,還是想給雙親一個交代,她選擇嫁給了現在的老公——一個很普通的農村人。那時,老公什么都沒有,但她覺得不能背棄父母,只能按著他們的意愿生活。
直到婚后,她才發現,老公性格孤僻,完全不懂感情表達,因為自己家境貧困,還很仇視城里人,一直都想出人頭地。
她說,老公很不講衛生,在每次和她過夫妻生活時,從來不洗,在老公看來,你是我老婆,我是男人,我就瞧不起你,因此,很早她就性冷淡了,但她的內心能量很大,荷爾蒙很豐富,可在老公面前,就只能壓抑,這也導致了她患了很嚴重的內分泌失調。
即便如此,她依舊覺得老公是有責任感的,也幾乎不和除了她以外的女人來往,他掙錢養家,很大男人主義,哪怕她生病了,也得自己帶孩子、做家務,還要處理很多農村親戚的家務事兒。
她曾經不止一次在黑夜里拷問自己:我是誰?我為什么活著?漫漫長夜,都是自己一個人,他們更多是周末夫妻,她說,即使我和他在一起又怎樣,我喜歡的,他又不喜歡,而他喜歡的,我瞧不上,比如,她喜歡看書,而老公卻說:看什么書,沒有用,人家老婆都喜歡看電視。
她說,在那段“晝顏”的情感里,她知道了被一個呵護是怎樣的感覺,知道了自己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
離開他我心懷感謝
結束那段“晝顏妻”的情感,她不得不回到現在的生活,經歷一段平淡的婚姻,只是,現在的她已不再抑郁,也不再是怨婦,她有了自我,有了自尊,有了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婚姻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生活還得繼續,婚姻還得繼續,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自己的軌跡。
最 后,她說,她很感謝自己的那段“晝顏”情史,感謝那個男人,沒有他,自己還是那個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怨婦,還是那個有著嚴重依賴、毫無自我的卑微女子,現 在,她終于懂了:婚姻也是一種修行,兩個人的事情,堅持下來不容易,走過來了,就不再是怨婦了,她說,快樂,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創造的,她時刻提醒自 己,修正過去留下的創傷,繼續前行,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