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但也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擔心寶寶性 格太過內向,不愿開口……家長的這些觀點是否正確,這些顧慮是否有必要呢?你了解孩子的語言發育時間表嗎?寶寶不愛說話,是該順其自然,還是需要誘導呢? 看專家怎么說。
- 1
案例1:2歲多還不會說話,是不是貴人語遲?
表姐的寶寶已經2歲過點了, 但一直還不會說話,每次我們教她說話她也不說,家里人都很著急,親們說說,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大器晚成”啊?
- 2
案例2:19個月還不太會喊爸媽,是語言發育遲緩?
我兒子都19個月了,可就是不會說話,同事家的孩子六七個月的時候就會叫爸爸、媽媽,比我兒子小的孩子也都會說很多話了。我兒子現在偶爾會發出爸爸、媽媽的音,但發音還不是很標準,不知道說話這么晚是好是壞呢?會不會是語言發育遲緩呢?
1.“貴人語遲”并非指孩子說話晚就是貴人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指的是凡貴人者,多是有思想,有涵養的人,不搶話、不多話,并非指寶寶說話晚就是貴人。每個孩子的發育 特點不一樣,案例1中的孩子,屬于正常現象,兩歲多正處于敏感期,語言在積累過程中,相信有一天孩子的語言發育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實現大爆發。
2.家長要擺正心態 不要拿孩子說話早晚做比較
案例2中的問題其實也很常見。家長首先應該擺正心態, 不要跟別的孩子不停地做比較。由于個體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應該和孩子自身成長做比較。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舌頭處于發育過程,說不清,家長應該多多觀察孩 子。這個年齡段能發出簡單的音節,就可以排除先天語言障礙,后天因素就不要太過著急。其次,可能和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平時要多給孩子吃帶硬物的東西, 如:堅果、麻花、面包片等,以此來刺激孩子舌頭的力度。還有種情況,就是這個孩子可能屬于觀察型孩子,他會先用自己的視覺來多多感受這個世界。
3.寶寶說話晚 多是5個原因導致
第一,家庭包辦過多,家人太勤快。在孩子沒有完全表達出意愿的時候,家長已經按照自己的意識幫助孩子表達,所以孩子失去了很多主動表達的機會。
第二,運動少。多運動能讓孩子的全身的語言法音器官打通。
第三,孩子笑的少。讓孩子多笑,以此鍛煉他的肺活量和耐力。如果年齡小的小寶寶在哭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多哭會,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法,但必須要適度。
第四,家庭鼓勵的少。讓孩子說話要多以鼓勵為主。
第五,和他人比較太多,家長過于焦急。少和同齡的孩子多比較,尊重孩子個體發育的成長規律。
支招一 如何鑒別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孩子的語言發育時間表
2.5-3歲:名次動詞形容詞 量詞的積累學習和模仿
3-4歲:詞匯短句的積累 模仿動物或者器樂等聲音
4-5歲:語言控制時期,話多或話少。(家長是榜樣,生產加工時期)
5-6歲:邏輯能力,自己調整內容(容易斷續或口頭禪)
6-7歲:科幻想象,對知識的需求(成語、諺語等的吸收)
三招鑒別孩子是否語言發育遲緩
第一,要去正規的醫院做檢查。
第二,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針對性鑒別。
第三,多種因素判斷:1.可能與生產方式有關(早產兒、剖腹產);2.與家庭環境有關(沒有足夠的語言環境);3.與喂養有關(軟硬食物要兼并);4不要過度溺愛和過早滿足。
支招二 如何讓孩子更喜歡表達?一、家長要根據孩子學習類型 客觀引導
每個人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視覺學習型,有的是聽覺學習型,有的是觸覺學習型,還有一些孩子是兩種或者更多種學習型相結合。家 長要學會客觀引導,培養寶寶的自主意識。客觀引導孩子的方法很重要,在國外,很少有鼓勵和懲罰這一說。但在中國大環境下我們要以鼓勵為主,順境和逆境的教 育相結合,讓孩子從小有一種可進可退的處事方法。
二、應該多給孩子主動表達的機會
平時的生活中,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什么的時候,家長朋友不要去影響他,更不要在孩子說話說或者思考的時候去干擾。另外,家長不要過早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語言表達成功之后,再滿足。
三、要給孩子做大量的輸入訓練
在這個年齡段,要給孩子做大量的輸入,例如:講故事、繞口令、國學、文化常識等。給孩子輸入知識的時候不要有任何的目的性,孩子的接 受記憶需要一個過程。訓練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對于3-6歲的孩子,這種繞口令就很適合孩子誦讀。”紅紅花,綠綠草,送給爺爺奶奶裝飾家。紅紅花,綠綠草, 送給爸爸媽媽做禮物。紅紅花,綠綠草,送給哥哥姐姐擺餐桌。紅紅花,綠綠草,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在重復中記憶,同時從長輩到晚輩的邏輯思維也能得到鍛 煉。這樣具體的小方法在我的《影響孩子一生的魅力口才書》中有很多,適用于3-6歲的孩子。
延伸 孩子說話訓練妙招1.科學的用氣(一通則百通,讓孩子自由表達。)
2.口腔動態控制:舌
3.口腔靜態控制:顴肌
4.適度到位的鼓勵孩子(1.堯堯,你真棒。2.堯堯,你真棒,媽媽知道你在幼兒園吃飯比以前快多了。)
5.巧妙提問:(周末了,帶孩子出去玩,怎么和孩子溝通?)
6.一定要耐心聽完孩子的話,盡量不要打斷孩子的表達(培養孩子的思維和注意力)
7.社交能力(超市買東西等)
8.綜合訓練,完美結合:表達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自制力、想象力